学生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资料图片) 记者张宇杰摄
区食药监局昨通报第一季度食品抽检共26批次样品不合格
文/记者胡迪
昨日下午,顺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第一季度食品抽检信息,第一季度该局累计发现共26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容桂丹麦轩西饼面包店、北滘镇龙凤饼屋等多家面包房被查出菌落超标。
此外,区食药监局还对外公布此前备受外界关注的高明问题水牛奶的流向情况。据悉,问题水牛奶并未在顺德区内销售,而是销往了中山市。
抽检:质量不合格率为5%
根据通报,第一季度区食药监局共抽取了122家企业生产或销售的239批次样品,其中对生产加工单位食品、学校周边食品、乳制品、集体食堂及餐饮单位的抽检批次分别为45批次、80批次、40批次、28批次、46批次。经检验,纯标签不合格产品14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批次共计12批,内在质量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5%。
市民比较关心的学校及周边食品出现的问题较为严重,容桂丹麦轩西饼面包店的甜吐司面包、北滘镇龙凤饼屋的大黄金、均安镇亿烨百货商场的杏仁味圈曲奇饼干均是在专项检查中被查出菌落超标。
另一食安问题频繁现的则是餐饮业,包括湘当好餐饮有限公司顺德分公司的豆腐、湘湾土菜馆顺德陈村分店的“熊府坊”Q脆豆腐等四家店被查出菌落超标。
另外,食药监局还抽取了8家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12批次产品。经检验,内在质量全部合格,未发现标签不合格现象,合格率为100%。
除此之外,食药监局还抽检了辖区内在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糕点、酱腌菜等产品共49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产品有8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16.33%。
处理:不合格产品已下架
顺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温雄表示,该局已经把抽检中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企业移交相关分局,立案查处。同时,要求有关企业及经营者将不合格产品及时召回、下架退市。
温雄表示,本季度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食品添加剂、微生物项目不合格,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食品生产加工场地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环境卫生安全硬件达不到要求。二是生产管理混乱,资金投入不足,生产工艺流程缺乏规范,生产过程可控性差。从业人员的健康条件达不到要求,甚至有的没有经过有关管理部门的体检,从业健康状况没有保障,给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三是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人员素质较低,质量意识淡薄,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关注
高明问题水牛奶经顺德流入中山
上月底,有市民举报,高明区杨和镇内藏有一家无证奶牛养殖场,出售未经检测检疫的水牛奶。而奶工为增加产量,还给奶牛注射缩宫素,每日生产出来的600斤牛奶疑似流入顺德、广州等地。消息传出后,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局第一时间抽查了十几个涉及牛奶销售的店铺,但并未发现问题牛奶。而在昨日的发布会上,顺德区食药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了调查的最新进展。
“事发后,我们与南海公安局等多部门展开了联合调查,已经确认该厂牛奶并未流入顺德区内,但之前也的确有容桂一批发商从该养殖场进货”,该负责人表示,“不过,根据多方调查核实,该批发商将购入的牛奶转入了中山市场进行销售,该案件目前仍在调查中。”
相关链接
监管人手不足
本报讯(记者胡迪)昨日顺德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布了《佛山市顺德区2013年度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据介绍,在2013年的顺德区市监局对小作坊、学校周边、节前食品(餐饮)、节前食品(生产)、节前食品(流通)、重点餐饮服务的专项抽检中,全年共抽查869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产品51批次。其中小作坊和节前食品(餐饮)占到了41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发现率为5.87%。
在各项分类检测中,去年共抽查大米及其原料143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产品6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发现率为4.20%。
另外,共抽检肉及肉制品218批次,面及面制品88批次,米及米制品187批次,乳及乳制品10批次,豆制品32批次,食用油319批次,共抽检854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49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发现率为5.74%。
而对于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的难题,白皮书指出监管资源不足是最主要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顺德辖区内持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就约2万家,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更是多达数万个,且这些单位规模小、分布广。而目前顺德区各级监管部门直接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人员累计只有355人,其中专业人员更少;监管技术手段和经费也严重不足,支撑繁重的监管任务常常是“捉襟见肘”,有时不得不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
责任编辑:付川
【慧聪资讯手机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