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用食品效果初显 国家标准需逐步落实
何为医用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简称医用食品,是不同于普通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的新型产品,是需要特殊食物管理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的一类具有特殊食物用途的食品。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对医用食品提出3个必备要素:1.满足特殊营养需要;2.在营养医师(或医师、营养治疗管理师等)的指导下服用;3.适用于需要特殊食物管理的人群。特殊需求加工配制而成,且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的配方食品。
医用食品的分类
医用食品按配方组分是否明确分为两类:匀浆膳和配方产品。
1. 匀浆膳,是由多种天然食物直接加工、匀浆而成,可调配成能量充足和各种营养素齐全的平衡饮食,更接近于我们的日常饮食。
2. 配方产品,组分比较明确,由全蛋白或短肽或氨基酸、脂肪、糖类等为主要成分组成,配方中还含有比较齐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 非全营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以满足目标人群部分营养需要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但长期单一使用会造成营养不良。非全营养医用食品由于要配合普通食品或其他营养措施共同使用,不单独长期使用,其营养素没有限量。
4应用编辑医用食品适用于胃肠功能尚可,且需要特殊营养的人群,包括吞咽和咀嚼困难者;意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者;消化系统疾病稳定期能进行肠内营养者,如消化管瘘、短肠综合征、炎性肠病和胰腺炎等;高分解代谢者,如严重感染、手术、创伤及大面积灼伤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不同的人群针对其年龄、疾病或其他特殊需求有不同的医用食品种类。
中国医用食品效果初显
2009年,在我国1.4亿住院患者中约有40%~50%即5600万~7000万患者需要临床营养诊断与治疗,而接受临床营养系统诊断的患者不足万人,接受临床营养干预和治疗的患者不足200万。
国内外临床研究显示,住院患者接受临床营养治疗,能缩短住院时间平均4~5天。国内2003年关于上消化道术后给予肠内营养的研究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减少4天住院时间。通过对社区医院肠内营养治疗的研究也得出,比起没有接受营养支持管理小组服务的肠内营养病人,接受营养支持管理小组的肠内营养病人住院日缩短了11.6%,二次入院率下降了43%。
综上所述,作为临床营养中的重要治疗手段,肠内营养制剂,就是所说的医用食品将是一个国利民需的产业。如果有中国特色的医用食品出现那更是业界希望看到的,特别是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其真实疗效的产品,例如一种叫枣环磷酸腺苷的特色医用食品临床试验,2013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武警总院等机构做的人体观察,试验表明这种产品在对抗缺氧、耐疲劳等方面有效果显著。在临床中也用过这个产品,其在肿瘤放化疗减毒增效和血液病调理方面效果显著。科学家研究发现,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环磷酸腺苷含量差异较大,肿瘤细胞内环磷酸腺苷一般明显低于正常细胞水平,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降低是引起细胞恶性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补充环磷酸腺苷后可使肿瘤细胞内和血浆内环磷酸腺苷含量提高,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国家标准需逐步落实
在我国由于缺乏相关国家标准,国内企业暂时没有生产依据。目前,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市场被外国公司产品占据,依靠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后进口。
为满足我国糖尿病、肾病等临床患者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需求并降低使用者的经济负担,大力在我国发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同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相关配套的国家标准体系迫在眉睫。2010年12月21日,我国发布GB25596-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对一岁以内婴幼儿的医用食品做出规定。2012年8月27日,卫生部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征求意见稿)》,该标准编制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严格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编写。起草工作组收集国内相关国家标准,同时也参考欧盟、CODEX、美国、澳新等国家的相关标准。2013年2月16日,卫生部根据GB17405-1998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实施条例,组织制定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相信以上几项标准正式颁布后,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生产将有据可依,长期以来依赖进口、量少价高的局面将被打破。
中国医用食品的发展方向
功能性医用食品是指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医用食品。它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功能性医用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在我国尚属新兴学科和领域,是多学科,多领域不断交叉、融合的产物,涉及营养学、药学、生理学、预防医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
无论从国际市场看还是国内市场,功能性医用食品需求越来越旺盛,药食同源产品的出现与发展,必然将是国内医药企业、食品企业重点关注的地方,从环境上看,大环境有很好的铺垫,比如环保意识、健康意识、消费理性意识等,追求一种健康时尚的健康食品,也是消费者日益需求的趋势。小环境就是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与健康之间的矛盾,已经在消费者中间发酵,而我们国家老百姓对中药的认可也越来越重视,包括国家的引导。因此,药食同源产品的趋势是我们对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行业的延伸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将引领功能性医用食品的发展趋势。
结语:医用食品这个产业,与临床营养学科密不可分,临床营养是针对各种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通过现代生物检测技术进行营养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使用相应的肠内外营养制剂进行治疗的学科,其对临床疾病的治疗和转归具有决定性作用。营养治疗是提高床位周转率、治愈率,降低药占比及医疗支出的有效途径,其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临床危重症病人救治的基础手段之一,对其他临床学科的发展有显著的增益作用。临床营养学科的建立不仅具有科学意义,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具体体现。随着医用食品相关条例的逐步落实,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营养科的工作,认可临床营养的重要性,认可医用食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