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如何主动作为
2014-5-12 16:26:40 来源:天津日报
近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启动了我市高校智库工作,聘请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8所高校的15位专家为我市首批高校智库专家,并举办了首期高校智库论坛。利用北京的教育资源优势,天津和河北的制造业优势,搭建京津冀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企业发展低碳技术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近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启动了我市高校智库工作,聘请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8所高校的15位专家为我市首批高校智库专家,并举办了首期高校智库论坛。论坛上,各位专家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天津在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发展,加快实现城市定位”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从产业转移、金融创新、循环经济、公共管理、教育服务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现摘编部分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京津互补对接实现同城化发展
南开大学校长助理 刘秉镰教授
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要承接北京部分功能,核心问题是京津同城化发展,尽快形成城市带,在环渤海形成一个集约化的高地,向北即辽宁,向南即山东辐射。
一、让动车公交化运行
一般来说,两个城市距离超过100公里,统一管理是有难度的。要用财政补贴的方式,让京津动车按公交化运行,每站距离最多不超过8公里,站站停,让京津人互动起来,北京人能坐动车来上班。
二、认真研究津京产业互补性,和北京在互补资源上有效对接
以教育系统为例,天津教育和北京有明显差距,要和北京对接,有三个思路:
一是用我们的优势,与北京形成互补性功能。比如职业教育。
二是积极发展国家需要而北京没有的。比如就地留学,利用政策优势,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到天津,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人才。例如宁波诺丁汉大学,用纯商业运作的方式,让诺丁汉大学在宁波建分校区,教师三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目前该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好于一些综合大学,录取分数已经达到一本分数线。
三是与北京合作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我们可以和北京联合培养技术人才,在京津之间搭建孵化平台,把北京中关村的成果转化过来。
以产业延伸和功能拓展为主流 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周立群教授
一、产业延伸和功能拓展应成为京津产业转移的主流
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天津将承接北京部分产业转移。产业转移通常有三种形式:
一是产业平移。比如将北京某制造企业整体迁到天津。因为北京制造业大部分都是高新技术产业,不会大量平移,即使有转移,大部分也是向河北转移。所以在京津产业转移关系中,这种产业平移的形式比较少。
二是产业延伸。比如将北京某食品企业的产业链条(后方养殖基地)设在天津。这种形式,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延伸,恰恰是河北和天津要承接的。
三是功能拓展。比如北京某部委在天津成立评估机构、验证机构等。企业总部很多功能需要外扩,包括金融类和国家机关。天津可能会大量承接这样的延伸机构。
二、高校智库应站在更高角度,提出全新思路,加快行动步伐
高校智库要真正成为高端智库,发挥政策建言、服务社会的作用,就要切实做到“高、新、快”:
一是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发展理念不再仅局限于本市、本省,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站在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高度思考问题。
二是不断推陈出新。处理政策建议和资政的报告,要出现全新的思路、全新的观点,提出新招数,新路径。
三是快速行动。对国家整体战略、政策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切实站在时代的前沿。
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 实现天津城市定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江曼琦教授
一、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关键是抓好高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环节
北京的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其中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和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使得北京对科技研发所需的制造业支撑更加迫切。天津要发挥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用好孵化、转化、产业化空间和载体,用好滨海先试先行的政策,建立畅通的人才流动机制和技术转让市场,借“人”发展、借“技”下蛋,形成首都科研成果研发、滨海新区技术应用研究转化与高端制造的价值链对接协作,在电子信息与通讯设备、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领域抢占制高点,向创新链条的高端挺进。
二、承接首都产业转移,重点要瞄准首都未来产业发展的增量而不是存量
北京现有的三次产业结构已达到0.8:22.3:76.9,以服务业为主,工业的比重不大。首都产业转移,最大可能是对二三产业新增人口和单位的控制。因此,天津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重点,应放在未来北京产业发展的增量而不是存量上,特别要加强与北京教育、医疗、科研机构的交流,关注其发展动向,吸引北京大学大院大所和医疗机构等来津建立分支机构,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扩大天津服务业的规模。
三、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落脚点是实现天津城市定位
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对于天津来说最大的机遇是发展空间的扩大。天津为了实现北方经济中心的发展定位,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企业在津建立中国北方地区的管理部门,抢占北方企业经济管理中心;利用天津海港、空港、陆路港的优势,依据物流和信息、商贸、金融的共生关系,抢占北方地区的物流信息服务、交易结算、国际采购中心等战略地位。
发挥天津金融比较优势 京津共建大型离岸金融市场
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 王爱俭教授
北京是我国的金融决策中心,在金融总部、金融人才、金融信息化、金融国际化以及场外金融市场(新三板)建设方面处在全国领先地位。天津除依托滨海新区和综合改革创新区金融开放的潜在优势外,在港口资源、航运金融和空间载体上也同样拥有比较优势。立足京津两地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建设综合改革创新区契机,在滨海新区辟建京津离岸金融试验区,推动两地金融机构在离岸银行、离岸基金、离岸信托、离岸租赁、航运金融衍生品交易等方面先行先试,实现两地金融业在政策、市场、资金、人才上的优势互补,建设成为继香港、上海自贸区之外第三个大型离岸金融市场,形成我国离岸金融中心,成功谱写京津“金融双城记”。
一、要出台法规政策,夯实制度基础
结合离岸金融市场运行特点,制定出适应共同建设离岸市场的金融法规和政策,破除有悖于京津金融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建立京津离岸金融市场的协同监管机制,合作建设基础牢靠、反应灵敏的离岸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离岸金融风险预警、风险处置和突发事件应对的协调机制。
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编制战略规划
在配合做好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过程中,争取国家出台促进京津共建离岸金融市场的规划和政策。与此同时,要编制出京津离岸金融市场的战略发展规划,明确该离岸市场建设的定位、路径和周期,力争建成“培育两市创新共同体、实现金融产业规划对接”的一面窗口和里程碑。
三、要秉承市场导向,确保互惠共赢
建成京津离岸金融中心,谋于京津两地的特色资源、比较优势,成于两座城市的包容合作、戮力同心。要积极鼓励北京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进驻综改创新区,享受不低于天津本地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待遇。支持津京银行业机构在创新区内建立以国际业务为定位的分支机构,开展离岸金融创新,以专业能力和定制服务提升京津离岸金融市场活力。
四、要树立人才意识,吸引精英聚集
受过扎实训练、具备国际视野的银行家、律师、会计师、咨询顾问、风险管理人员、金融研究人员是京津离岸金融市场专业化服务的保障。要出台高水平人才聚集的相关法规政策,提高综合改革创新区对全球人才尤其是首都和周边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能力。同时,依托京津科研资源优势,加强国际金融协同创新,超前研究离岸、在岸业务分账式管理等内容,使京津离岸金融市场成为国内机构了解国际金融创新的桥梁。
天津应在京津冀协同碳减排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天津理工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 李健教授
推进京津冀协同碳减排,应综合利用三地优势,通过北京产业扩散与结构升级,天津产业集聚与经济转型,河北产业承接与整体提升,实现区域生产要素互补,降低碳排放总量。天津应在京津冀协同碳减排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一、制定差异性碳减排政策
1.成立协同碳减排工作组。构建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组织网络体系,编制京津冀碳减排联盟规划,协调利益分配,降低碳减排成本。
2.明确合作碳减排目标。京津冀碳减排能力存在差异,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确定三地合作碳减排目标。
3.建立协同碳减排机制。制定成本分摊、利益分配制度,采取投资、管理等措施,利用金融工具和政策体系等手段,促进区域合作,实现碳减排目标。
4.共享碳减排信息。主要是共享技术、产品、企业、人才等信息,助推京津冀碳减排合作。
二、组建低碳技术协同创新联盟
1.合作引进低碳技术。据联合国开发技术署发布的《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显示,我国未来发展低碳经济需要60多种主导技术,而目前我国仅掌握十几种。京津冀三地应合作分摊技术引进成本,共享先进低碳技术。
2.开展低碳技术合作。在同类产业或企业之间,可以开展技术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也可以开展技术合作,降低研发成本,提升区域低碳竞争力。
3.推进区域产学研合作。利用北京的教育资源优势,天津和河北的制造业优势,搭建京津冀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企业发展低碳技术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三、建立碳汇合作机制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1.加强碳汇宣传。利用北京碳汇网、中国碳汇网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百姓了解碳汇常识,吸引企业和个人参与碳汇项目。
2.推广碳汇项目。建立碳汇项目基金,发展高质量碳汇项目。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建立森林和绿地碳汇补偿机制。借助京津教育优势,培育碳汇科技人才。
3.增加碳汇面积。土地利用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因素。应优化土地结构,形成紧凑、有序、节能的土地布局,提高土地生产率,保护土地生态系统。制定森林和绿地资源保护规划,严格保护湿地、草地等天然碳汇场所。
4.发展碳汇市场。将碳汇交易引入碳交易机制,加强城乡之间的碳汇交易,使森林碳汇成为碳汇交易主力。
5.促进碳排放交易。制定企业碳排放指标,核准企业碳排放量和排放清单,引导超过碳排放指标的企业通过碳交易,向有剩余指标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