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苗虹 记者杨斯阳/摄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袁洪福 记者杨斯阳/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8日讯(记者 杨斯阳)今日,2014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论坛在北京召开,多位专家与会表示,我国农产品(000061,股吧)、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法治和自律意识比较弱,构成食品安全问题多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还缺乏详细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中国经济网、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
我国还缺乏详细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院苗虹介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撑。我国农产品、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散,法治和自律意识比较弱,人口众多,消费人群和渠道也多,因而构成了食品安全问题多发。
苗虹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必须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各环节实施全程管理和监控,而实验室检测方法和仪器是很难及时、快速地从各环节监控食品安全状况,这就需要大量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快速、方便、准确、灵敏的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技术。目前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技术迅猛发展,由传统的比色方法发展至今包括试纸条、胶体金试纸、小型快速检测产品在内的各种快速检测技术都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但也由于其此项特点,快速检测技术在准确度和灵敏度方面还存在一定得欠缺。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袁洪福则表示,食品品质安全问题来自食品生产质量控制技术低和人为添加两方面。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目前还缺乏详细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光谱多元分析技术具有快速、无损、鉴定多品质参数同时进行真假鉴别和溯源,未来在实际应用中前景光明。”
多数企业生产加工环节缺乏规范化监控手段
目前我国食品企业食品安全仍存在小规模企业多,产业集中度低,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等多项问题。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心副主任表示,目前多数食品生产企业对产业链源头的控制不够,同时生产加工环节缺乏规范化和有效的监控手段、产品出口端标签标识意识薄弱,仓储物流条件有限导致我国全产业链粮油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上下游尚不匹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食品加工和相关制造业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正在快速发展,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由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诸多焦虑,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基于此,中粮方面推出全产业链食品安全控制解决方案,进行从“田间到餐桌”的有效控制手段,通过对集团176家企业实验室基础信息调差,掌握集团目前检验检测现状,并选取15家典型实验室进行现场调研,检测范围从6个维度设计,一到三级指标包括83个,基本包括检验所有要素,并统一进行规划合理布局各产业链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水平,集团检测中心在开展检测工作的同时,扮演“裁判员和教练员”的角色,建立各产业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控制体系,以确保食品安全可靠。
(编辑:和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