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动态 >
从打工仔到企业家,细数张红延的“恋家”之路
时间:2014-07-09 14:52  浏览次数:

  初见张红延时,他正在厂里忙前忙后。白衬衫、黑西裤,坐在办公桌前仔细聆听工人的汇报,不时在本子上记上两笔。很难想象眼前满是老板范儿的张红延,曾经走南闯北给别人打工下苦力。

  当记者称呼他为“农民企业家”时,张红延赶忙摆手摇头地说着“不”。“谈不上农民企业家。原来就是个打工的,现在开了个小厂子。能有这样的成就挺好的,但我觉得还是有再发展的空间。”张红延说。

  “有家人就有家,怎么都是家人重要。”从年轻时跟着大哥去东北打工,到后来成家跟着妻子在北京蒸馒头,最后跟着孩子回山东创业回报家乡,张红延最美好的年岁都跟着家走。正是家的力量和生活的磨练,让他从一个打工仔成长为一个企业家。

  年仅17岁,

  走上东北劈铁之路

  青阳镇人多地少,一口人也就三分地,靠种地养不活自己。当地人大都外出打工,张红延也不例外。1989年,初中毕业的张红延跟着大哥来到吉林省白城市,干起了体力活,用钎子劈铁,一天只能挣到11块钱。

  每天早上四点多张红延就得开始干活了,一直忙活到晚上七点多才能休息。举起锤子砸在钎子上,一点点把铁劈开,每天重复不断的都是这一个动作。

  没钱买手套,手上磨出的血泡一个叠一个。有一次连夜加班,一只手上就磨出了36个血泡。血直往外流,东北天寒地冻,过不多长时间就冻住了,再磨再流再冻。“有时候运气好,能捡到人家不要的手套,将就着用一段时间,跟要饭的没什么区别。”张红延回忆起那段艰辛岁月,感慨道。

  在外打工,能省则省。张红延跟几个老乡租了间屋,大家睡在一张大床上。冬天温度低,取暖就指着睡觉的炕。热气往上蒸,还没来得及散开就冻成了冰,墙上、被子上、鞋里,都能结出一层冰。睡觉只能贴着炕,用被子蒙着头。

  七八个人用一个铁锅做菜,吃不起贵的菜,每天买几个土豆扔到锅里一煮就做好了一顿饭。东北吃大米,一块多一斤,大茬子(玉米粒去了皮)一斤4毛多,吃在嘴里很硬、很干,但为了省点钱,一吃就是三年。直到1992年,工资涨了些,张红延才吃上馒头。

  在东北打工,离家远,来回只能坐火车。为了省钱,张红延只在每年春节的时候才回趟家。“有时候生活苦得直哭,也是不想干,想回家。但是没办法,不干活就没饭吃。而且要是遇上挫折就不干,以后再干什么?怎么干?以后干别的行业,再遇到挫折又该怎么办?”张红延说,“只有遇到困难的时候继续干下去,这才是成功。坚持不懈,不怕吃苦,遇到困难不退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就一番事业。”

  正是东北又苦又累的打工生活,磨练出了张红延坚韧的性格,支撑着他一步步走到今天。

  23岁,

  化身北漂事业蒸蒸日上

  1990年,张红延结识了妻子邢爱兰。青阳镇在北京开馒头店的有几百家,邢爱兰就在一个老乡的馒头店打工,看老乡生意做得不错,跟张红延提议也来北京开个馒头店。在东北干的是体力活,拼死拼活也赚不几个钱,张红延动心了。拿着打工5年攒下的一万七千块钱就要去北京。

  这钱是张红延结婚用的,父亲坚决不同意,说什么也不让他动。“我肯定能闯出一片天,赚不到钱就不结婚了!”扔下一句话,张红延踏上了北漂的路。1995年初,张红延来到一个老乡的店里,边打工边学手艺,慢慢地自己对整套流程摸透了。

  那时刚取消凭票定量供应办法,国营粮店往外承包馒头房。1995年7月,张红延在延庆县承包了一个馒头房,一个月租金3000元,一年一签。张红延还雇了4个工人,一个月给400块钱的工资。人生地不熟,缺少客户的张红延第一年没赚到几个钱,开始的几个月一天顶多蒸50斤馒头,打工攒下的一万七千块钱都赔进去了。

  晚上8点到凌晨3点在店里蒸馒头,4点半又得出门给别人送馒头,中午再送一趟。只有下午能休息几个小时,晚上困得数钱都能数睡着。干活的地方经常在晚上停水,张红延还得到邻居家里去,一桶一桶的往回拉水。纵使这样,张红延也是坚持了下来。“这可比东北下苦力舒服多了。”张红延说。

  1995年11月,张红延和妻子邢爱兰回青阳结婚。当时正是生意上的困难期,赔得连几千块钱都拿不出来。但按照当地风俗,男方娶媳妇得拿彩礼钱。一穷二白的张红延找到亲戚朋友那,这家借100、那家借200,好歹是凑够了4000块钱的彩礼钱,这才把妻子娶进门。结婚没几天,夫妻二人接着赶到北京忙活起馒头房的生意。

  1998年,张红延跟粮店签的合同到期了。这次张红延没选择继续签,而是自立门头开了个馒头房。粮店的牌子大家都认可,可一脱出来就算是个体了,北京人对此不太认可。“当地人一看咱是外地的,就觉得咱是个小作坊,不够卫生。”张红延说,“咱的馒头房是延庆县做得最好的,工商所看咱的店手续全,统一给做了推广才好起来。”

  得到当地人的认可,张红延的馒头房生意越做越好,2000年时已是延庆县最大的一家馒头房。张红延也从一个一天只能挣11块钱的穷小子,变成了年入30多万的小老板。

  36岁,

  回乡创业开起食品厂

  1997年,张红延的儿子张宗鑫在老家青阳镇出生了,还没断奶夫妻二人就把孩子带到北京。那时在北京上学手续很麻烦,上小学都费了张红延很大的功夫,而且还没法异地参加高考。2006年,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张红延把儿子送回山东上学,由奶奶带着。

  “孩子出生的时候家里条件好多了,没吃过什么苦。高考考上大学就上,考不上就让他当兵去,吃吃苦磨练磨练。”张红延说。

  孩子不在身边,张红延总觉得像是少了点什么。加上已经外出打工十多年,张红延跟妻子商量回山东发展。放下一年收入30多万的馒头房不做,要回乡创业,亲戚朋友都不看好张红延的这番打算。

  “好干不好干,全凭个人干。”这是张红延做馒头悟出的人生哲理,也是他做决定的精神动力。“市场再好,产品不行也得淘汰。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做好产品,市场才有可能找上门。”张红延告诉记者,他有着自己的想法。

  2008年,张红延先回到青阳镇,租了间厂房做食品加工,妻子邢爱兰留在北京继续经营馒头房。半年后,张红延觉得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不错,自己又投入160多万元建起了一个食品厂。“人都得吃东西,做这块风险应该比较小。但要做食品这一行,基础硬件设施得达标,得舍得投钱。而且心里踏实,在外边投资投了也是人家的,在家一砖一瓦都是自己的。”张红延说。




上一篇:丙烯酰胺突袭洋快餐   下一篇:大足:“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村全覆盖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