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糖业 >
“高宗退位”的中国糖业如何突围-时事观察-时政频道-中工网
时间:2014-05-28 08:30  浏览次数:

  5月中旬在广西南宁的“第六届中国糖业经济30人高峰论坛”上,中国糖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贾志忍对外表示,按照目前的情况,今年全行业亏损预计将突破100亿元。

  从2000年开始,我国糖业已连续十多年保持全行业增长,被业内称为“糖高宗”。但是,自2013年“糖高宗”退位,糖业的“甜蜜时代”宣告终结。当年国内多家糖业上市公司出现大幅度亏损,业务营业收入也直线下降。糖业企业亏损的原因,则是进口糖涌入后带来的糖价压低,国产糖市场份额被减少。

  我国的糖产量,近年通常维持在1100万至1300万吨左右。加上进口一部分糖,则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所需,由于国产糖长期在行业内占据绝对份额,所以国内糖价取决于由广西等糖主产区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正因如此,糖业才能在十年的时间内,维持糖价在较高位运行。在“糖高宗”时代,糖企只要产糖卖糖,利用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的差价就能获得不菲利润,其他的指标如甘蔗种植的土地使用率、亩产值、种植成本、国际糖价等都不需要过多考虑。沉浸在“甜蜜时代”的糖企,错过了产业升级的最佳时机,更多的糖企在此时选择了增加产能而非提高生产效率。

  事实上,由于缺乏良种、水利基础设施滞后等诸多原因,我国食糖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糖料蔗的种植成本一直远高于国际水平。由于去年进口糖主要产地巴西甘蔗丰收,进口糖在国内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加之进口糖价低于国内原本的糖价,自然使得国内糖企不得不降价销售,最终亏损。

  根据海关方面的数据显示,2013年7月~10月,每月经广东口岸的进口糖持续在10万吨以上高位。今年一季度,经该口岸进口食糖15.5万吨,同比增加2.4倍,总价4.3亿元,增长1.7倍;但食糖的进口均价则大幅度下降,进口均价为每吨2766元,下跌21%。而在全国范围内,去年11月全国进口食糖47.5万吨,同比增长272.41%。当年1月~11月我国进口食糖411.1万吨,同比增长18.2%,411.1万吨是当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194.5万吨的2.1倍。

  低价入境的不只有食糖,还有生产食糖的原材料甘蔗,当年1月~11月我国进口甘蔗86.9万吨,同比增长32.6%。现阶段,广西等国内产糖区甘蔗收购价普遍在每吨450元以上,而巴西等国糖料蔗成本换算成人民币不足每吨300元。

  因此,国内糖企在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均高于海外糖企的情况下,若想守住正在失去的“阵地”,就要从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两方面入手。对于前者而言,则需要有关部门采用多重措施,增加农民种植糖料蔗的积极性,例如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对糖料蔗种植补贴的形式。与此同时,加快蔗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机械化生产,加快良种研发,以此提高甘蔗种植的劳动生产率和亩产量,最终降低糖企的原材料成本。而对于生产成本来说,则需要国内糖企加快自身的技术升级和改造力度,提高生产效率。

  其实,糖企目前的处境,足以让其他产品价格仍处于高位、销路通畅的国内企业警醒。在全行业上升期时热衷于扩张产能而非技术升级,在意一时利润而忽略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国内许多企业的通病。

  毕竟,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会永远处在对企业有利的增长期。(中工网记者  赵昂)




上一篇:[日评]美尔雅期货:郑糖或将继续维持宽幅震荡格局   下一篇:彭宇行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