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当前苏州最大的改革之一,必须深入推进确保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蒋宏坤周乃翔出席
■发展定位要更高■现代农业要更强■城乡居民要更富■城乡环境要更美■工作措施要更实
苏报讯(首席记者 陆晓华实习生 何捷)全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昨天召开,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蒋宏坤强调,城乡一体化是当前苏州最大的改革之一,是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综合性抓手,必须坚定不移加以深入推进,要以“五个更”有力举措,确保我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乃翔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陈振一部署了今年我市城乡一体化改革重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国玲、市政协主席高雪坤出席会议。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抓住改革试点重大机遇,大力推进“三个集中”、“三个置换”、“三大合作”、“三大并轨”和“四个百万亩”等重点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到去年底,全市92%的农村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91%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52.2%的农户实现集中居住,累计140多万农民实现了居住地转移和身份转变。全市农村集体总资产突破1350亿元,村均集体稳定性收入达650万元。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到4168家,持股农户比例超过96%,农民人均纯收入21578元,连续11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91∶1,为十年来最小。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蒋宏坤提出“五个更”的要求:
一是发展定位要更高。要抓住四个关键点:“四个百万亩”要在保护中优化,在完成落地上图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布局,完善长效管理,凸显集聚效应,提升发展水平;“三个集中”要在稳步中推进,要突出产业集聚导向、管理集约导向和经营集中导向; 股份合作经济要在发展中富民,推进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户),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以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各项政策措施要在改革中创新,加快构建城乡布局优化机制、现代农业经营机制、富民强村长效机制、美丽镇村活力机制、农村产权交易机制和强农惠农保障机制等。
二是现代农业要更强。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要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以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形成一支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二要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解决好“发展载体”问题,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三要加强农业生产监督力度,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是城乡居民要更富。重点是提高“三个度”:一是进一步提高股份合作对富民的贡献度,深化股份合作改革,不断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提高股份分红的比例,增加农民财产投资性收入;二是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普惠度,让更多的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更多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向农村覆盖,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推动更多的城市优质资源进入农村;三是进一步提高对弱势群体帮扶的倾斜度,坚持开发式扶贫与救助式扶贫、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普惠政策与特惠政策相结合,对低收入家庭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四是城乡环境要更美。加快推进美丽镇村建设,要强化“四个注重”:要注重科学规划引领,强化功能片区规划理念,促进城镇、集中居住和自然村落合理布局; 要注重特色风貌塑造,打造具有个性特色的乡村风貌,充分彰显粉墙黛瓦、鱼米之乡的情趣和韵味; 要注重产业发展支撑,使广大农民在改善农村环境中得到更多实惠; 要注重建设管理并重,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得到农民支持、真正起到效果的管理模式,实现城乡环境规范化管理、长效化推进。
五是工作措施要更实。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要创新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等措施,带动更多的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创新设施补贴制度,逐步提高镇在土地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要践行群众路线,切实发扬亲民惠民的优良作风,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群众创造中汲取营养,从基层实践中寻找答案,为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创造更好的氛围。
会上,下发了《中共苏州市委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方案,还表彰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美丽镇村建设示范镇、示范村。
市领导王翔、浦荣皋、陆留生、金海龙等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