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8日电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香港《大公报》援引北京粮食问题专家观点指,落实中央提出的粮食安全战略,需要在土地资源利用、生产方式转变、市场需求平衡等方面做文章,提高政策精准度,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改革完善粮食补贴制度。
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业松研究员受访时指出,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要有新的思路,有效整合利用土地资源。中国农地、山地、草地约为100亿亩,其中山区、牧区共约80亿亩,这些地方不能种粮,但可以规模化种植木本粮油,发展特种养殖业,这也将产生巨大的食品安全保障作用和增收致富效果。当然这要注意尊重自然规律,不能干毁林毁草开荒种地的蠢事,注意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
立足国内适度进口
文章称,如何处理“立足国内”与“适度进口”的关系,也是国家粮食新战略的核心问题。去年世界主要产粮国丰收,国际粮食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拉大,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可能加大,这将增加粮食和农产品市场的调控难度。
曾业松认为,这需要做好粮食市场平衡需求的文章,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关键是进口要有底线,要采取适当的进口方式,避免依赖国外,受制于人。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张辉指出,国际市场的谷物贸易量仅为中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可供中国进口的粮食资源十分有限,“以我为主、立足国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立足点,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尽管近几年粮食进口在增加,但谷物净进口量占国内生产量的比重不大,约2.5%,是安全可控的。未来国内粮食供需格局是基本稳定的。
优化农业补贴方式
曾业松强调,近十年来,国家粮食补贴范围不断扩大,补贴标准不断提高,农民种粮得到一定实惠。但补贴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相差还很大,补贴政策和实施方式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合理,因此要继续改革完善补贴制度。一是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二是调整补贴方式,使直接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新增补贴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向种粮农民集中,改变种不种、种多种少都按承包地平均发放的做法,切实调动种粮人的积极性。
(原标题:专家:提高政策准度守耕地红线 维护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