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彩化。按照生态自然化、森林化、多彩化、多样化、苗木本土化、管理低成本化原则,全面提升城市绿化美化彩化水平。提升“绿城”,重点推进城市精品线路园林景观提升、城市立交景观提升等八大工程;改造提升市政主干道、景观节点30条(处),重点推进五象大道、白沙大道等17条城市主干道绿化提升,加快实施白沙—星光立交桥等6座立交桥和13座人行天桥园林景观改造;建设和提升江南公园、花卉公园等公园。重点推进青秀山风景区绿道、快速环道绿道(竹溪立交—壮锦大道段)及景观提升工程,新建绿道45公里,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400公顷,改造提升绿地200公顷。建设“水城”,继续推进江北引水干渠主体工程;加快南湖等“五湖”环湖水系景观提升和相思湖、明月湖水系修复;续建老口水利枢纽和邕宁水利枢纽。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污水管网250公里。加快大王滩第二水源建设,继续推进天雹水库、龙潭水库等应急水源建设,支持宾阳县清平水库补水工程、马山县兴科供水工程建设,提升城镇安全供水保障能力。加快仙葫半岛堤、龟山堤、隆安县和横县县城防洪堤建设。推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打造“花城”,全面推行盆花下地培土种植,适度缩减草花栽植面积,选用多年生、花期长、花色艳、易维护的花卉,千方百计降低养护成本,精心营造四季花城的景观效果,确保一年显成效、两年大提升。
加快“三旧”改造。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城区主体、整体规划、连片开发”的原则,继续抓好水街片区旧城区改建、老南宁·三街两巷旧城改造项目。将城中村改造、危旧住宅片区项目纳入棚户区改造计划,确保陈东村、南糖片区、四塘煤矿片区等10个项目取得新突破。
(七)以新型城镇化为引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提质、产城一体、统筹发展、改革创新”的原则,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大县城战略,把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作为主攻方向,编制南宁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加快六县县城和重点乡镇规划修编,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努力将南宁建设成为北部湾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按照县级中等城市的要求,加快推进武鸣县、横县、宾阳县规划建设,力争到2015年,三县城镇化率40%以上。按照小城市的要求,加快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规划建设,力争到2015年,三县城镇化率30%以上。加快双桥、六景、黎塘等20个经济强镇、特色城镇建设。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把产业发展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位,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县(区)域经济。落实《南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县(区)结合各自发展潜力和优势,做强特色产业。力争横县、武鸣县、宾阳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340亿元、240亿元、140亿元,六县地区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对全市增长的贡献率均达27%以上;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江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突破370亿元、345亿元、300亿元、150亿元,六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全市增长的贡献率达71%和75%以上。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重点抓好智力扶贫,着力提升贫困群众受教育水平,提高贫困群众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能力,帮助农民尽快发家致富。继续抓好产业扶贫,发动5万户以上参与扶贫产业开发,发展种植类扶贫产业10万亩。修建贫困村屯级硬化路200公里以上。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开辟新的增收门路,力争“十二五”期末,我市扶贫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八)以中国—东盟合作新的“钻石十年”为依托,推动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新提升。
优化开放合作平台。积极谋划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泛北部湾合作和南新经济走廊建设。进一步发挥“南宁渠道”作用,创新服务面向中国和东盟合作通道建设。继续推进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密切与港澳台的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广西打造我国中南西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主动参与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建设。加快实施南北钦防玉崇百区域一体化规划。
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落实出口奖励措施,扶持和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以组织做好CEPA示范城市工作为契机,以东盟国家为主战场,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资源开发和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带动商品、劳务、技术和装备出口。
注重招大商引强企。以港澳台、珠三角、长三角为重点,着力引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重点落实全国工商联执委会议期间签约、洽谈的重大项目,加快对接修正药业等行业领军企业。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创新服务方式,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供“绿色通道”。力争实际到位内资784亿元,增长8%;外商直接投资(广西全口径)6.27亿美元,增长8%。
继续服务好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完善南宁会展商务区规划,按照“扩大规模、拓展功能、丰富内容、高效便捷”的要求,加快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场馆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使博览会和峰会成为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平台。
举全市之力办好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把办好体操世锦赛作为深化南宁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城市知名度、展现文明宜居城市形象的新载体。广泛动员,节俭高效、高标准、高水平做好体操世锦赛筹办和保障服务工作,并以此为契机,着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推动文化、体育、旅游、交通、环保等相关产业和城市建设有一个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