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的菜市场随处可见未经检验检疫的白皮猪肉
核心提示:2011年3.15晚会报道了双汇瘦肉精事件,该报道一出立刻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猪肉作为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肉类,是否经过检疫检测是关系到亿万百姓的身体健康一个重要方面,国家也对生猪屠宰检疫出台了多项条例和法规。但据记者发现,濮阳市濮阳县的肉类市场仍“白皮猪”泛滥,多数老百姓吃到的都是未经检疫检测的“白皮猪”。
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出台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按照规定,我国现实行的是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生猪屠宰活动。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 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猪胴体,应当加盖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章,并附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场);检验合格的其他生猪产品(含分割肉品)应当附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第十七条规定:“对检出的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近年来,病死猪肉案件不胜枚举,且涉案猪肉数量和金额巨大。2011年7月以来,福建警方侦破一系列病死猪案件,查获病死猪肉1300 余吨、制成品480余吨。此前到底有多少病死猪成了盘中餐?具体数字可能没人说得清。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任何一个环节发现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生猪,都应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下做无害化处理,无法做无害化处理的要一律销毁,严格禁止生产经营病死猪肉,严格禁止流入食用环节。
然而,这些病死猪肉“逃”过了数道关卡:一是在生产环节,对病死猪未按规定无害化处理,卖到私宰点;二是在加工环节,病死猪肉未经检验检疫,被制作成肉制品;三是在销售环节,再次“逃”过了检疫、工商、质检、卫生、市场管理等关卡,销往各地食品市场。
在濮阳县的大小菜市场随处可见经销销售生猪肉的商户,据了解,该县经营销售生猪肉的商户多达10余家,市场上销售多数是从未通过检疫部门检疫的生猪肉。濮阳市濮阳县人口约130万,这么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县却没有一座生猪屠宰场,着实令人诧异。濮阳县每天要消耗的猪肉不计其数,如果生猪屠宰不经过检疫检测,难免会有病猪、死猪、注水猪、和白皮猪进入老百姓的餐桌。
据了解,濮阳县辖6个镇、14个乡:本网走访的包括城关镇、柳屯镇、文留镇、庆祖镇、八公桥镇、徐镇镇、户部寨乡的几个乡镇内的农贸市场,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未曾检疫盖章的“白皮猪”。 在文留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说到:“常见村里有收病猪、死猪的猪肉贩子,我们也知道这么肉肯定是会流入市场,但没办法啊,没有检疫,动检、工商部门不管,我们老百姓也没法子鉴别猪肉是否安全,所以我们老百姓吃不吃得到放心肉,就只有看运气了。”
我国对猪肉生产的监管是分段监管,即从养殖、屠宰、加工到销售划分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设置相应的监管部门,涉及动物检疫、工商、卫生、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多个职能部门。即便如此,国家严格规定的猪肉检疫制度在濮阳县却被“架空”,大量未经检验检疫的病死猪肉从脏乱差的非法屠宰点“一路绿灯”。
检疫部门“没听说”,商务部门“没发现”,病死猪肉经黑心商贩加工,就此进入流通销售环节。但这一最后关口为何没把住,涉及的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都说不出个所以然。目前,国家启动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相关专家认为,要改变相关监管部门“重审批、轻监管”、“有利抢着管,没利让着管”等现象,必须强化问责,通过对疏漏失察、玩忽职守、营私舞弊等行为的惩处,切实落实监管职责。
整个濮阳县的生猪屠宰检疫和销售已成为“零监管“状态。那么动检、商务、工商等部门是否形同虚设,职能部门将如何作出监管?放心肉成了担心肉,放心肉又怎能让百姓放心?
本文来源:网易 责任编辑:zj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