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孙金松把家里的2000多只鸡,给活埋了。
也没其他原因,就是养不起了,乡里乡亲的,送人也不要——老孙今年63岁,养了28年鸡,在富阳还算有点小名气,但今年遇到的这个“坎”,他总觉得,有点迈不过去了。
渌渚镇新岭村离富阳城区大约有13公里,村庄尽头的山坳,就是老孙家如梯田般层叠而上的鸡场。山泉潺潺,顺势而下。前阵子的一场大雪,路边尽是压低头的树林,有些“好事”的公鸡,肆无忌惮地爬上了树枝,大中午还扯长脖子在打鸣,还有更来劲的,追着为数不多的几十只母鸡满山跑……
老孙看着眼烦,听着心乱,但总不能再把剩下的4000多只鸡,也一埋了之了——这些闹猛的“畜生”,都是自己的家当啊!
3只活鸡
开年到现在,老孙卖出了3只鸡。
一只是别人托女婿带回绍兴的,卖了200元;一只是村里人“上梁”,挑了只大公鸡,卖了164元;还有只是村里人造房子放地基,也要公鸡祭祖,卖了74块钱。
换作以前,这个时候,鸡场里哪还有满山跑的鸡?都已经清场,准备进栏今年的小鸡了。但今年从离除夕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老孙的鸡,不能上市了——受禽流感影响,杭州多个地区从1月24日零时起,暂停活禽交易,地处杭州西郊的富阳,也被列入其中。
老孙说,“以前都是等到年脚边才肯卖的,价钱最好。一拖拉机一拖拉机地送出去,今年不能卖了,就只能养着了。”
养了这么多年的鸡,老孙没少遇到过禽流感,最早的那次,还是在2005年,“那年也卖不动,但当地的报社呼吁了下,很多企业和单位来帮忙。几千只鸡,几天工夫就卖掉了,没多大损失。”
老孙也知道禽流感的厉害。这个病一来,不讲道理地成片死,所以,剩下的这批鸡,光疫苗,从小到大就打了3次。
鸡债高筑
鸡卖不动,但鸡和人一样,也要吃喝拉撒。
4000多只鸡每天要吃1000多斤玉米,光这块费用,每天大约在3000块钱。老孙说,你帮我算算,每天亏3000块,这一个多月要亏多少?十多万啊。前两天,老孙叫人又送了车玉米来,要1万5千块钱。老孙付了一部分,和他说,剩下的,只能先欠欠了。
不仅如此,养了28年鸡的老孙,多年下来,几乎把全部家当,点点滴滴压在了这个鸡场里。去年5月,老孙修了4座鸡房,要扩大养殖规模,花了20多万;去年9月,老孙还买了台专门碾玉米的机器,花了6000多块……“如果不养鸡了,这些就没用了,投下的钱就打水漂了。”
几个月后的7月25日,老孙在银行贷款的10万块钱,也要到期了,按照老孙之前的打算,年底把鸡卖掉,7月份正好把这笔钱还掉——但现在看着这群养了快一年的鸡,每天花费比银行利息滚得还快,老孙手足无措了。
最要命的是,一直搭手帮忙养鸡的老伴,年前喂鸡时,被一群鸡一扑腾,摔了跤,断了脚踝,这一来二去,又花了2万多块……
出路,出路?
2月20日,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在富阳调研时,中午特别加了道鸡肉和鸡蛋,并表示,“要让浙江的禽类养殖业从H7N9的阴影中走出来继续健康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老百姓恢复对禽类产品的信心。”
而此前的2月15日,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已经下发了《建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源头防控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明确表示,今后杭州市主城区将不再重启活禽交易,富阳、建德等五县(市)是否继续采取休市措施由当地政府自行决定。
时至今日,还在和4000多只鸡打持久战的老孙,并未等来富阳地区重新开市的消息,这逼着他开始在养殖和冷鲜鸡出售之间寻找出路。3月1日一大早,老孙试着在富阳城东菜场卖冷鲜鸡——这都是前天晚上,他和老伴一只只手杀煺毛的——10多斤的阉鸡,卖15块钱一斤,比去年的活鸡便宜2块钱。一天下来,几个老顾客,买了8只去。
老孙的老伴说,“这么个行情,这批鸡卖掉,我们就不养了吧?”
老孙头也没抬,回答说,“少养点,不然干什么去呢?”——说完,把没卖掉的十几只冷鲜鸡,扔进了冰柜里。
相关评论:
鸡回鸡市,需要搭桥
一边是市场见不到鸡,一边是活鸡走不到市场——这是此次凶猛禽流感之后,养殖源头和市场终端之间,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多年来,在活鸡是否上市这个问题上反反复复,如今终于痛下决心,也算教训与经验。
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损失再大,也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必须为安全让行。但剩下的事情怎么办?比如老孙,以及老孙背后浙江压栏的2000多万只家禽,都需要寻找出路,尽快转型。
如何转型?冷鲜鸡上市是一条路。但仅靠养殖户自己去解决,有心无力,在食品安全的把控上,“小而散”的杀白,也不足以让市场吃得放心——因此,在这个节点上,能否在养殖源头和市场终端之间搭一座桥,鼓励建立合理有序的杀白工厂与冷鲜鸡工厂,也就成了鸡回鸡市的关键——多年来,在这个环节,基于百姓的饮食习惯,总是有所缺失,但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补的地步,总不至于,年年想受害于禽流感吧。(本站编辑 曲玲玲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