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记者观察
海洋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3月12日,是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闭幕的日子。早上8点,委员们乘坐的大巴车陆续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看见委员们下车,某媒体记者拿着一张写着“为马航370祈福”的纸激动地跑过去。委员们接过纸,举到胸口处,随后照相机快门声陆续响起。这是我们在天安门广场看到的一个的画面。
类似的场景,几天前也曾出现过。
快门定格的瞬间
就在几天前,“保护海洋环境,付诸行动”“海洋是人类的守护天使”……很多代表和委员举着亲笔题词的纸留影,向全社会呼吁要像爱护自己的家园一样爱护海洋。这些画面都永远珍藏在了快门定格的瞬间。
这样美丽的画面还有很多。本届“两会”,我们的照相机里拍了近百张照片。有慷慨激昂讲述“如何建设海洋强国”的画面,有表情凝重诉说着“海洋污染太严重了”的画面,有强烈建议“尽快开展海洋立法工作”的画面,更有盛赞“海监维权很给力”的画面。这些画面上的代表和委员,有些来自沿海,更多的人是来自于内陆地区。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女诗人舒婷一般不接受记者采访。当我们说自己是《中国海洋报》记者时,舒婷很愉快地为海洋题词。她说,自己生活和居住在鼓浪屿上。海洋就是她的家。
72岁的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博物馆名誉馆长、著名画家王绣来自河南,但她对海洋的关注却一点也不输给生长在海边的人。她说:“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破坏海洋环境就是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好海洋刻不容缓。”说此话时,她的语气坚定而有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邰丽华是一位聋哑人,当她在纸上写下“保护蓝蓝的海洋”几个字后,我们问她愿不愿意拿起题字合影,她使劲地点了一下头。对邰丽华的几分钟采访是无声的,使劲地点头就是她对海洋有声的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接受我们关于海洋文化的采访时说:“我要积极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说得会很多,你们就不要在笔记本上记录了,拿录音笔都录下来。”
这些代表和委员来自百姓,是13亿中国人的代表和委员。他们对海洋的关注,不正是百姓对海洋的关注吗?他们的关注也正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动力源泉。
“海洋主人翁”的思想
采访了两年“两会”,很多朋友问我们,作为海洋记者,今年“两会”你们的感触跟去年有哪些不同?我们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代表、委员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以前人们关注的是海洋能给予我们什么,而现在人们关注的是我们能还给海洋什么,“海洋主人翁”思想正逐渐渗透到每一位代表、委员的心中。
这种转变在文艺界委员中尤其明显。去年采访文艺界的明星委员时,他们会谈论我国有哪些海域、海岛适合开发旅游,我们应该如何开发利用它们,而今年,包括梅葆玖、姜昆、邰丽华、何水法、苏燕玲在内的文艺界委员集体呼吁要保护海洋,加强全民的海洋环保和海洋维权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演员巩汉林在采访时强调说:“相比陆地,海洋国土更应该让青少年知道,因为它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它是祖国身上的一块肉。”
当我们问及辽宁、河北、海南、广东4个沿海省政协主席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问题时,4位省政协主席不约而同地说,宁可牺牲经济利益,也不能破坏海洋环境,因为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截至记者发稿,两会提案工作已经结束,关于海洋的提案足有上百份。“加快推进国家海洋委员会工作”“尽快制定海洋基本法”“尽快开展《海洋经济促进法》立法研究”“编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加强海洋生态监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加快调整修改现有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制度”……代表、委员对海洋的关注已经上升到法制建设层面,真正从科学管理海洋、治理海洋的角度发出声音。
“把海洋当做家园”,代表和委员们的这种转变,也是老百姓对海洋认识的转变。
媒体的责任
年年跑两会,年年关注海洋。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们在“两会”上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呢?
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时,我们问他:“现在海洋污染这么严重,是不是海洋食品安全问题也很严重?”麦康森听完后很激动,一只手拿着火柴盒,重重地摔在身旁的桌子上说:“海洋有自己的净化能力,不能说海洋污染了,海洋食品就存在安全问题。作为海洋媒体,你们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能向公众传达这样的错误思想。”
麦康森的话让我们想到媒体的责任,我们跑“两会”,不仅要向百姓传递国家关于海洋的大政方针,更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不能让百姓误读海洋。
只有代表、委员、媒体各尽其责,才能共同建设好海洋家园。“回去之后,要针对自己的提案开展后续工作。”这是代表、委员的计划。虽然“两会”结束了,但每个人的工作和任务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