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和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ifpri)分别公布了两项独立报告,确认植物生物技术对全球农户具有积极影响,它极有可能在2050年帮助农民适应气候变化并缓解其带来的影响。
不久前,isaaa在北京公布最新全球年度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面积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有1800多万农民在1.75亿公顷的土地上种植生物技术作物。isaaa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小户自耕农将格外受益于植物生物技术,因为他们一直面临着最极端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生产力挑战。在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民中,超过90%(1.65亿)的人们是资源匮乏的小规模种植农户。
同一时间段,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ifpri)也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报告。报告仔细审查了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11种农业技术对稻麦产量、食品价格和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需要在他们的耕种体系中整合多项技术,以便于以消费者接受的最低价格获得最大收益。ifpri得出了被农民完全采纳的结论:免耕种植技术已经通过植物生物技术得以实施,这种方法有望在灌溉土地上使玉米产量提高67%;耐热小麦品种能够在灌溉土地上使产量提高23%;氮高效技术能够在旱作土地上使水稻产量提高22%。
在欧盟这个对转基因(gmo)管理政策严格的区域,欧盟地区的最新数据显示:从2012年开始,以西班牙为首的五个欧盟国家的转基因玉米种植量达136962公顷,占全球总数的18%,这创下了欧洲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纪录。其余四个国家分别为罗马尼亚、葡萄牙、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
欧洲生物技术工业协会秘书长nathalie moll表示,证据表明,在gmo获得途径明确、当农民的自主选择有所保障时,就存在一些需要、选择并使用相关产品的人群。
(黄菲编译)
点评:尽管欧洲食品安全局已经最终裁定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但政策制定者仍然不对相关申请材料作出决策,这可能源于公众信任度的缺失。对于gmo不断下降的公信度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无人投票,无人相信,进而没有人赞成gmo。
以上内容来自: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yf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