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配送怎么就难了?
记者 黄 铮
“现在都担心食品安全,你的菜这方面有保证,搞配送一定行”、“可以一个小区一送”、“钱都给流通环节赚走了,自己搞物流就拉长了产业链,把利润留住了”……委员们七嘴八舌出主意,周月雅听了,只是酷酷地笑,末了跟上一句:“我都试过了,不行的。”
周月雅也是市政协委员,在市郊租了5000多亩地,种菜。“搞了10多年,越搞越没信心。”她说,自己现在业务重心逐渐向生鲜物流转移,替大的电商送货,“一包蔬菜能收25元运费!”至于种菜,她说虽然不赚钱,但也不想放弃:“销售收入加上政府补贴,够公司维持运行了。”
至于蔬菜配送为啥“不行”,周月雅的意见主要是,客户的消费习惯不一样:“买菜的人都喜欢挑挑拣拣,配送的菜不能提供这种乐趣。”
但这说服不了经常买菜的张广生委员。“配送的菜我也订过的,一开始是不错,后来里面经常放些乱七八糟的菜。”他说,一算就知道吃亏上当了:“所以现在我还是自己到菜场买。”
话说到这里,事情基本上就清楚了:周委员的公司两大主营业务:种菜,业务稳定,保本无忧;生鲜物流,有利可图且成长性不错。分开来看,两项业务都值得一做,“难做”的,只是通过自营物流销售自己种的菜——打通从田头到餐桌的所谓“全产业链”而已。
这样的推论不免令人诧异:一般人认识中,流通环节利润最高,怎么自己拿下反而不赚钱了?
再细想一层并不难理解:上海本地蔬菜无论产量还是品种都十分有限,在本地生产淡季,蔬菜配送的经营者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给客户提供不是自己生产的蔬菜——这就放弃了“安全”、“自产”等核心卖点;要么就只能硬着头皮提供一些自己生产的、“乱七八糟”的菜——两种做法的后果都是让张广生委员这样的顾客感到“吃亏上当”,这生意当然做不下去。
但将两项业务分开运行局面就会完全不同:蔬菜生产可以不顾及维持“常销”的品种限制和消费者对“日常用菜”的价格期待,更多生产经济价值更高的特色蔬菜从而提升效益;大的流通平台具备在更大范围内高效整合资源的能力,配送业务与之合作可以分享到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成长性——两项业务都有光明的前途。
专业化分工可以提升生产效率,看似费解的问题其实没有脱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