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郑州10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酷爱逛超市,但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为了挑毛病。下回您逛超市的时候稍微注意下,也许就会看见在
央广网郑州10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酷爱逛超市,但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为了挑毛病。下回您逛超市的时候稍微注意下,也许就会看见在某个商品柜台前左挑右拣的顾客,他很可能就是被很多消费者誉为"维权英雄"的职业打假人。这不,在河南郑州我们的记者就碰见了这么一位"超市猎人"。来 自 西 陆 军 事
四十来岁的王先生看上去和普通的消费者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却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职业打假人。
王先生:为什么从事这个,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很熟悉的工作领域,既能有对我来说合适的收入,也有一些成就感。
王先生说,作为职业打假人收入也不是特别的稳定。
王先生:有时候两三个月不赚一分钱,有时候一个月赚点,它不稳定,有时候没案件,有时候案件程序长就慢点。
大型的商场和超市都比较注重品牌形象,也有经济实力,索赔后相对容易"买账"而成为职业打假人的目标。从事连锁超市经营多年的郑州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
刘女士:这帮人他本身是很低调的,他也会跟顾客一样,拿起来仔细研究一下商品之类的。其实他是在重点观察某些重要信息,像那种保质期呀、生产厂商啊、食品安全标志呀,很敏感的一些东西。
刘女士说,由于超市员工的失误,曾把快过期的德芙巧克力放在货架上正常售卖,结果被职业打假人抓个正着。
刘女士:按道理的话不应该卖的,然后职业打假人第二天买了大概有十条,然后要求十倍索赔。结果就是赔了,当时是赔了一千多块钱,是店铺自己赔出来的。
199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其中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这条"退一赔一"的规定很快造就了职业打假人这个新的工作。1995年,22岁的年轻人王海在北京各商场购假索赔,50天时间获赔偿金额大概是8000元。随后,张磊、臧家平等等全国各省市职业打假人不断涌现。
职业打假,在帮助消费者维权的同时,又能获得收益。如此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职业令人顿生好感。但个别职业打假人的反复投诉却让工商部门不厌其烦。
工商部门:比方说金龙鱼油,这么一个标签投诉了四次到五次,人家质检报告什么都有,没有任何问题,他就投诉,投诉你就得查,查你厂家就得来配合,厂家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来做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