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校长入仕,若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充当好技术型官僚角色,这对公共机构科学决策、提高办事效率大有裨益。厚责入仕校长,大可不必。中国大学校长本身就在体制内,既是学者,又有行政级别,卸任校长入仕,不过强化了其官员身份。质疑卸任校长入仕,在校长行政、学术角色不分的现实下,意义并不大。与其质疑“校长去哪儿”,不如先问问“如何做校长”。
评论员孙建清:高校校长卸任后是从政还是回到科研、教学岗位,是一个人学术功底的具体体现。卸任后的校长,选择从政并非是好的出路,实际上校长卸任后返回教职,潜心治学,更能让人刮目相看、肃然起敬。当然,从政也是一种能力,是管理社会的能力。但我所期待的是,我们的高校校长在高校管理岗位上是一把好手,卸任之后,科研、治学同样有一番作为,这既是个人实力的证明,也是读书人的最后归宿。
□浙江高院院长:“叔侄冤案”责任人已问责舆论质疑“内部问责”
《新京报》10日报道,针对浙江去年发生的“张氏叔侄强奸案”和“萧山5青年劫杀案”两起冤错案件,浙江省高院院长齐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两起冤错案件都已经得到纠正,国家赔偿也全部到位了。在这两个案件中,没有发现是故意制造冤案,都是在组织内部,按照党纪政纪来问责。
《北京青年报》:齐奇院长笼统谈到对责任人按党纪政纪问责,没有具体透露都有哪些责任人分别受到什么处理。即便法院系统人员和公安机关侦查人员都不是故意制造冤案,对他们的罪错也不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不能仅仅来一个“内部问责”就万事大吉。浙江“叔侄强奸案”是一起典型的错案冤案,如今司法机关实事求是勇于纠错堪为典范,同时须对有关责任人员严格依法惩处,不能留下姑息迁就、袒护罪责的败笔。
《半岛都市报》:重大事件的处理结果与过程,问责仅在“组织内部”悄悄进行,置公众监督于何地?而“没有发现故意制造冤案”,所以“在组织内部按党政纪问责”的说法,显然不能服众。一者,违法办案、审判是否构成犯罪,并不以是否“故意制造冤案”为标准。二者,刑讯逼供,“跨省传唤伪证证人”,集体作假证,显然不能仅“在组织内部问责”,否则,就是以牺牲司法公信为代价,保全一干人的利益。
中国网:让错案得以依法纠正、受害者得到赔偿、责任者受到追究,正义才能得以实现。每一起错案的纠正正是司法进步的内动力和加速器。纠错过程离不开责任认定。事实上,并非所有“错案”都有着责任人。办理案件首先要还原案情真相,如果办案人员通过法律程序认定了错误的情况,并且按照这个情况作出了判断,即使产生了错案,办案人员也并没有责任。
□海南一小学春游大巴侧翻 已致8死32伤媒体:安全防范存短板!
新华网10日消息,海南省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欣才学校租用海航休闲车队大巴,组织586名小学生分乘14辆车到文昌市春游,约11时许,其中一辆车牌号为琼A20161的客车在文昌市东阁镇宝芳路段侧翻,经初步核实,当场造成8名小学生死亡、32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
《钱江晚报》:对于海南事故,当下亟待讨论的不是取缔春游,而是规范春游。譬如学校组织春游活动要做好一定的预案,制定风险防控手册,对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重要安全问题重点防范,避免危险地区和不适合学生的户外活动,比如冲浪、激流、攀岩等。春游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问题是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我们的社会并没有给素质教育系上安全锁。春游不安全,恰恰是素质教育本身安全性存在短板。
评论员龙敏飞:学校在防范风险上,的确存在失职的成分。一句“司机操作不当”,显然无法掩盖所有的失职行为,也无法撇清学校的责任。但学生集体出游,不宜因噎废食。就学校组织集体出游来说,最重要的是紧绷“安全之弦”,而不是直接取消。如果一所学校的春游出事了,一大片学校的春游就被取消了,那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种“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