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沿海地区哪里会缺碘?”上海市民李秀娟全家从2009年开始食用无碘盐。“早几年无碘盐非常难买,我只能托朋友去老家购买农民自己晒的私盐,这两年在上海购买无碘盐逐渐便利了,我现在都在超市或者便利店买盐。”
中国一度是世界上缺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7亿多人口缺碘,曾占到世界碘缺乏病人群的40%。自1994年10月1日《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的施行以来,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推行已经有20年。
而2012年3月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正式实施。根据这一标准,食盐碘强化量从20mg/kg-60mg/kg修改为食用盐产品(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 mg/kg—30mg/kg,食用盐碘含量的允许波动范围为规定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3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这一国标的颁布也标志着我国食盐补碘将走向“因地制宜”。
卫生部此前曾发布的《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况的风险评估》指出,我国人群的碘营养状况“超过适宜”,但未“过量”,因此由碘过量引发健康危害的风险很低。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程义勇认为,中国人群碘营养状况“超过适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居民平均盐摄入水平过量。根据卫生部2004年公布的数据,中国居民日均盐摄入量达到了12g,远远超过了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6g或者世卫组织推荐的5g,这样计算普通居民的实际碘摄入量就会高出适宜的水平。
盐业体制改革需明确时间表 科学补碘告别“一刀切”
专家建议,盐业体制改革应明确时间表,盐业公司与盐务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体制亟须改变。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等多位专家指出,尽管此次动作信号意义明显,但盐业体制多年来尚未厘清,盐业公司与盐务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管理体制亟待改变,盐业体制改革需要明确时间表。
“科学补碘”还要做到“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原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高级工程师谢华民指出,要根据不同地域制定出不同的碘含量标准,仅仅按照省级划分碘盐的摄入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细化到乡镇街道,避免过多或者过少。
顾骏认为,消费者有权利选择无碘盐,应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无碘盐的销售渠道,满足居民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