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夯实全国绿色食品安全基地
发布日期:2014-01-23 09:54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讯(光明日报记者孙明泉、朱伟华) 今天在此闭幕的黑龙江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省政府今年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打造和夯实全国绿色食品安全基地。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产粮大省,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重任,同时,也肩负着全国人民对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殷切期望。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宏观背景下,在全省大面积春涝低温和松花江流域秋季特大洪水等严重自然灾害的考验下,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粮食总产量依然达到了1300亿斤,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但黑龙江人并没有就此止步,针对全省农产品量大链短、种强销弱的实际,他们决意强化农产品加工特别是市场营销环节。省长陆昊提出,2014年黑龙江省政府计划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其中投入2亿元推动营销渠道建设,在哈尔滨建设黑龙江绿色食品常设交易中心,组织省内企业在有关大城市举办并参加全国高水平的绿色食品博览会,在全国开办100家黑龙江绿色食品旗舰店、3000家独立品牌连锁店,进入上万家主流超市,同时,充分运用网络营销,促进品牌形象推广和营销渠道推广相结合,强化质量安全,让黑龙江绿色食品在全国市场体系中做到产品供给信息充分、渠道畅通、品牌可识别、安全有追溯保障。
陆昊强调,黑龙江要以推动实施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既要继续肩负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又要促进农民增收,牢牢抓住水利、农机、科技三条主线,继续做好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安全基地。为此,除推出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业产化之外,2014年,黑龙江拟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强松嫩流域、黑龙江流域大江大河堤坝建设,同时注重统筹考虑引水灌溉工程建设,并注重水利骨干工程建设与田间渠道工程的整体衔接,既提高防洪能力,又注重增加和改善水田面积;在规范现有农机合作社的基础上,再新组建200个现代农业合作社,田间综合作业机械化程度由2013年的92.7%提高到93.5%;新建2.6万栋标准化水稻育秧大棚和200个智能化催芽车间;稳定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种植面积,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实施绿色食品精品发展战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由2013年的7004万亩提高到7200亩以上;建设100个高水平奶牛场,实施肉牛保母扩群工程,加快生猪原种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场建设。
【编辑:金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