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有序有效
2014-1-14 15:46:10
来源:宜宾日报
字号: 【纠错】
根据宜宾的资源优势,市委四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建设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的战略部署。自部署以来,全市上下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取得明显成效。记者近日进行了相关采访。
企业实例:
“做绿色食品和做药品一样,实际上就是做良心。一种被污染了的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区别老百姓靠肉眼是看不出来的,这就需要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人都要本着良知,确保食品绿色安全。”这是在宜宾提出建设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的战略部署后,宜宾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
陈蓉是这样说的,她所带领的企业也是这样做的。为确保茶叶的绿色生态,公司首先从源头上保证绿色公无害。他们选择在生态环境最好的团林、筠连县大雪山等乡镇租赁农民的土地建茶叶基地,大多基地的海拔都在800以上的高山地区,确保茶叶无污染;其次,在茶叶的生产管理工程中,坚持统防统治,不乱用农药,尽可能地使用杀虫灯、板等绿色、环保的防治手段。而在加工环节,坚持精加工,以保证品质。“我们严格遵守食品生产的相关规定,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加工设备卫生,在工艺流程中食品不受污染。我们完全靠技术来保留茶叶的原味与清香,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香味制剂。所以我们的茶叶香味也是慢慢地散发出来。”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荣魁告诉记者。
正因为坚持绿色、生态、纯天然,公司的信誉度越来越好,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今年公司预计年销售收入比去年增长50%。
基地建设:
记者从市农工委获悉,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后,我市进一步加快了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步伐。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委托西南大学食品科学院编制完善了《宜宾建设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规划》,将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工作纳入对县(区)党委、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全市新增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和产品。预计全市“千万元产值村”达700个,新增50个,基本形成了酿酒专业粮产业、特色畜牧产业、茶产业、竹产业、蚕桑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市农工委农业产业经济科科长康忠洪从具体建设步伐给记者进行了详细介绍。他告诉记者,具体而言,加快建设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主要体现在基地建设、市场开拓、质量安全、园区发展四个方面。
在基地建设方面,编制了蚕桑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畜牧产业“十二五”规划和宜宾市现代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3-2015),制定了做好做大做强宜宾茶产业调研工作方案。加强了基地建设。截至2013年三季度,建设完成32.5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特色经果林3.5万亩,建立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2个,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39%;酿酒专用原料基地123.8万亩,增长34.9%;全市建有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1344个,规模养殖户37338个,全市牛、羊、禽、兔良种率分别达到49%、90%、95%和98%。
市场开拓方面,积极组织相关区县和企业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展示展销活动,19件产品被评定为金奖。组织我市15家农业龙头企业60多个品种与四川颐泽商贸有限公司现场签订合作协议,顺利进入上海大润发连锁超市。
质量安全方面,开展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在全省农产品例行检查,我市农产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4%。同时,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县2个、无公害农产品23个、绿色食品企业6户。市经信委组织了宜宾茶叶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同上海银行对接,上海银行已确定将给叙府茶叶、川红集团两企业分别授信3000万元,目前正在完善手续。
园区发展方面,不断整合我市现有产业资源,壮大食品产业园区,各区县食品加工企业不断向食品加工园区集中,入驻企业数量不断增长。豆制品、蔬菜、畜禽肉类等食品精深加工企业,飞龙食品、宇庆食品、石海竹业、四老头泡菜等多家食品加工企业分别入驻南溪、江安、兴文等县(区)的食品工业园,预计全市食品加工企业全年累计实现产值140亿元。
数据展示:
2013年,全市共有22个产品及基地通过有机食品认证;77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全市无公害农(畜)产品151个。“宜宾酒”、“宜宾早茶”、“南溪豆腐干”、“宜宾芽菜”等地域品牌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或地理证明商标。
到2013年底,全市建成705个专业村,其中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专业村301个,基地12.9万余亩,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专业村10个,基地1.55万亩,获得有机食品产品认证的村3个,基地4950亩。 (日报记者 王春艳)
(编辑 余丽 责任编辑 刘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