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穿衣服纽扣扣错了怎么办,是继续往上扣,还是从第一个纽扣重新扣?很简单的答案,可就是有人愿意选择犯错误。
3·15前后,本报记者连续行动,发现了一批“扣错纽扣”的企业。
慈溪出现声称能治百病的神桶,“这桶用来发酵,喝了发酵过后的溶液,病就不见了。”结果经浙江大学食品科学研究所检测发现,“喝这个不如吃新鲜水果。”
宁波超市里摆着不少所谓的有机食品,实际上,宁波只有少数偏远山区能达到生产有机食品的环境标准,两家所谓的“有机企业”七禾有机和康谱园顶多算是有机种植,完全不是真正的有机食品,存在违规宣传和虚假宣传的问题。至于有机认证,花钱就能买到。
而央视3·15晚会曝光杭州广琪有限公司生产销售过期假冒伪劣食品,过期奶油、生虫面粉,居然一路绿灯进入杭州和宁波等地的知名蛋糕坊和烘焙企业。
说实话,据我观察,如今曝光哪家食品类企业有违规违法现象,公众比过去淡定了许多。记得当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一夜之间,举国均谈奶粉,人人色变。如今,大家吃惊的表情和焦虑的心态不会持续太久。一则,确实存在审丑疲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公众如今的选择比过去多得多。比如奶粉可以买国外品牌的,哪家出了问题就换一家,可能终身都不会再买有历史污点的产品。再比如,哪家蛋糕店出了问题,能替代的产品更是非常多,大不了自己在家制作面包和蛋糕,没看到微信里很多家庭主妇都在秀烤面包技艺吗?
我以为,“舌尖上的问题”被揪出的越来越多,并非代表食品问题越来越严重,恰恰说明“市场的监管力量”在有效增强,这个“力量”,可能来自食品业界、消费者、媒体和管理部门。蓄意抖机灵,玩概念,打擦边球,想长期蒙混难度越来越大。很可能第一颗扣子扣错的时候,就被发现。拖得越久,错误越大。对食品生产企业来说,这是一条最难走的路。
为什么?
时代背景不同了。
新媒体时代,对坏消息的传播如水银泻地般,企业一旦落水,想挽回损失,付出的代价其难以承受,甚至有可能至此一蹶不振,被市场彻底抛弃。
更大的背景是,中国深化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坚持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各界共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更高,而容忍度更低。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三个“最严”体现了政府治理食品安全的决心。
再有,政府部门和企业界都意识到,要想保障食品安全,食品企业应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努力,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进行全产业链管理。这也意味着,食品生产全产业链都必须绝对安全,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不仅仅是影响消费者的健康问题,必将影响到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后果更严重,也更难以推诿遮掩。
竞争的倒逼,监管的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好好想一想,应该走最好走也最安全的路,那就是:守法经营。
(相关报道详见今日本报A4、A5版)
贡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