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乳品 >
看监管——探访国产婴幼儿奶粉生产全流程(3)
时间:2014-01-03 08:39  浏览次数:

  保障乳品安全,光靠企业自身显然还不够。如今,政府主管部门正在构建更严格的监督体系和诚信体系,用“史上最严”的一系列监管措施来重建国内乳制品消费信心。 

  --法规标准逐渐完善 行业门槛不断提高 

  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奶牛饲养、原料乳收购、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法规标准、行业清理整顿、企业重新核发生产许可证等各个环节进行整改和提升。 

  2009年2月,食品安全法颁布,6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监督管理、食品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 

  2009年3月,农业部发布了《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对生鲜乳收购站的基础设施、机械设备、质量检验、人员要求、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卫生条件做出具体规定。 

  2009年6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布《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对乳制品工业布局、行业准入、奶源供应、技术与装备、投资融资、产品结构、质量安全、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消费与流通、监督管理等做出具体规定。 

  2009年12月,工信部在食品工业企业推广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并首先在乳制品行业进行试点。2010年3月,卫生部发布实施68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新修订婴幼乳粉标准中许多指标采用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标准,有些指标则是codex所没有的,如:乳清蛋白要占蛋白总量的60%,提出了氨基酸模式,乳糖要占碳水化合物的90%等。 

  201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把生产许可关,对新建和改(扩)建乳制品加工项目严格进行核准,对已建项目重新进行审核清理,重新核发生产许可证;加强对乳制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完善乳品追溯制度,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实施电子监管码追溯系统管理;加强对生鲜乳收购及运输许可管理等。 

  2011年上半年完成了对乳制品行业的整顿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的要求对乳制品行业进行清理,国家质检总局按照《乳制品企业生产许可证审核细则(2010版)》对乳制品生产企业重新核发生产许可证。到2012年底,全行业有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649家,比清理整顿前减少了一半。 

  2012年,所有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普遍建立并实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目前,乳制品加工企业普遍实施了《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据了解,HACCP模式是国内外最严的监管模式。 

  --持续严格监管 力度不断加大 

  记者在多家乳制品企业采访都看到,工厂里均设有一间当地质监部门的办公室。上海晨冠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艳杰透露,自从2008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当地质监局就派出驻乳制品厂监管人员,这个制度一直实施至今。张艳杰说:“两个人每天都来上班,工作内容很多,对原料每批都检,对成品抽查,核查企业台账和食品添加剂的采购、使用情况。” 

  “去年、前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国内乳品的抽检共有12万次,一年6万次,平均一天检200个样。”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告诉记者,除了国家抽查外,每年还有多次的省检、市检、县检、专项检等等。“目前我国对婴幼儿奶粉的监管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严的,而很多其他国家对其国内的乳品抽查远不及我们。”宋昆冈表示。 

  据了解,2011至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共抽检国产乳制品样品128240个,产品合格率99.74%,其中婴幼儿乳粉样品12082个,产品合格率99.23%。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于2011年、2012年对市场上15个主流品牌婴幼儿乳粉实施“月月抽检”,合格率100%。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工商部门以批发企业、大中型超市为重点对象,对婴幼儿奶粉实行严格的“周周检”制度,并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超市、食杂店、零售商等进行经常性抽验。同时,一个省份还要到其它省份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国标规定项目检测以及成品的风险检测。 

  为了应对国内越来越多奶粉、奶源来自进口的新形势,2013年5月起我国又开始实施更为严格的乳品进口新规,增加“批批检”“全项目检”“入境需经风险评估”等内容,检测项目增加50%。 

  根据规定,我国对进口乳制品实行准入制度,首次申请进口的国家及其产品需进行风险评估;对进口乳制品商建立黑名单制度,如发现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进口乳品,检验检疫机构可将其进口商、报检人、代理人列入不良记录名单;对有违法行为并受到处罚的,可将其列入违法企业名单并对外公布。 

  除了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也月月抽查。近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对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和原装进口的Ⅰ段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了质量调查抽检,共抽检了25个品牌的样品。其中,国内生产的国内品牌13个、国内生产的国外品牌3个、原装进口产品9个。 

  检验结果显示,16个国内生产(包括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的产品全部符合标准要求,而且实际检测数值都非常好。9个原装进口产品中有3个不合格,其中一个产品有两项指标不合格,分别是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比例和钙磷比;另两个产品均为钙磷比不合格。 

  --企业承诺自律 自我加压 

  在4月28日举行的“国产与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状况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上,伊利、蒙牛、圣元、古城、光明、施恩、雅士利、完达山、三元、雀巢、明一、飞鹤、晨冠、银桥、贝因美、高原之宝等16家国内主流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发布了质量安全宣言,并向社会作出了“诚信守法、严格把关、承担责任、接受监督”等郑重承诺。 

  为了重建消费信心,打破信任危机,国内乳企也以各种方式向消费者展示其新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和新形象。内蒙古伊利、蒙牛、上海晨冠、杭州贝因美、福建明一、广东雅士利等企业近年都向消费者开放工厂,让消费者通过参观企业的生产情况重新认识中国的乳制品企业和乳制品质量。 

  除了作出承诺,有些企业也在标准执行上自我加压。“国家对三聚氰胺的限量值是1mg/kg,而我们的标准是0.01mg/kg,比国家标准严100倍。”上海晨冠乳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艳杰说:“这些年,消费者对乳品安全高度关注,尤其是对婴幼儿奶粉特别敏感。我们真是如履薄冰。” 

  同时,对于微生物限量,国家标准要求达到200万CFU/ml以下,即每毫升食品中含有的微生物群落总数低于200万个,明一公司要求达到20万CFU/ml以下。重金属指标方面,像铅、砷等国家标准与国际一致,而明一公司要求比国家标准更高。比如铅,国家标准要求小于0.05mg/kg,明一公司要求小于0.01mg/kg。除国家标准要求检测的项目外,企业还都进行多达几十项的风险防控项目检测,来防范包装等奶源以外的其它风险。 

  另外,企业还很重视风险管控。雅士利总裁张利钿介绍,雅士利从2008年以后聘请国外专家组成食品委员会,对公司内部管控、防范质量风险提出建议。




上一篇:看生产--探访国产婴幼儿奶粉生产全流程(2)   下一篇:看奶源--探访国产婴幼儿奶粉生产全流程(1)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