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终体验——“上瘾”
2003年,从先锋粮农退出后,王勇就开始考虑自己上市,而当时在内地获得上市资格需要很漫长的过程,于是他选择了去香港上市。
王勇说:“在香港红筹上市,西王是山东省第一家。当时国内资产转移到香港很难,建行在香港设立了建银国际,还未获得执照。但建行当时给了建银国际5个亿的额度启动资金,可以帮助内地企业作为过桥资金在香港上市。我们瞅准了这个机会,将大额存单存在内地建行,从建银国际获得过桥资金。这在当时是有政策方面的突破的。”
2005年12月9日,西王糖业(后更名为“西王置业”)成功在香港上市,融资6亿多港元。
西王食品则是在国内借壳上市的。王勇告诉记者,除了资本市场考虑,还有广告效应。因为食品最终是要走向市场终端的,为此,每年光推广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不如做成上市公司,每天都让人看到。
为了借壳上市,王勇考察了很多“壳公司”,最终看上了金德发展这家湖南的公司。2009年11月,双方开始重组收购谈判,12月签署债权转让协议,西王集团拿到了1270万股份,成为单一大股东。2010年11月30日,重组得到批复,12月底资产交割完毕。
“西王特钢这块上市,纯粹是被形势逼的。这几年,国家对钢铁行业控制得厉害,8年来,没有一家钢铁企业上市,金融机构也不看好。这种形势下,你怎么和别人竞争?”王勇说,在香港上市也很不容易,整整跑了两年才成功。
现在,西王集团正在准备打造第二个西王集团。去年西王集团的营业收入是270亿元,利税14.4亿元。加上西王村的其他企业,西王村企业年营业收入达到350亿元。
这个上市已经“上瘾”的“村官”,未来是否还会培育出更多的上市公司?王勇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以后的方向一是发展,二是并购。”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李攻
责任编辑: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