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加码 角逐4800亿进口食品市场安全隐患仍在
消费依旧需谨慎
本报记者 申海洋 报道
进口葡萄酒、进口巧克力、进口水果……各类进口食品已成为消费者年货采购清单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近两年来,受国内快消行业安全卫生隐患的影响,进口食品市场急速扩大,也已成为商家们竞相角逐的蓝海。而这其中,电商发力更为迅猛。
据国家统计局研究资料显示,近五年,中国进口食品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在15%左右。2012年,中国进口常规食品销售量达630亿元。从以上数据来看,这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对于海外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而中国也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国。虽然进口食品大行其道,但是接二连三的质量问题依旧值得重视。
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4800亿
“相比国内食品,个人觉得进口的更为安全,口味也独特。”在广州上班的王小姐告诉记者。她表示现在已经习惯了去一些专门的食品电商网站购物,“去年一年在网上购买的进口食品几乎达到了五位数,多是韩国的牛肉、日本的鱿鱼足、法国的巧克力和红酒、新西兰的橄榄油,甚至咖啡、米和油之类。”
记者了解到,像王小姐这样的白领阶层定期购买进口食品的人并不在少数,进口零食以其时尚个性、口味独道等特点吸引着他们。
业内人士分析,进口食品之所以获得青睐,除了商家力推,把进口食品全部放置首页显著位置吸引眼球外,其性价比也是消费者倾心的主要原因。相比线下专门零售进口食品的“Ole”等高端超市,电商给的价格实在是优惠。
不但是一些企业在推动进口食品市场,不少进口食品入华背后都有政府推力,甚至许多国家的驻华大使也亲自出马,吆喝自家的食品。
先是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卖车厘子”;接着智利驻华大使与淘宝方面进行接洽,希望为中国消费者带来特产的智利银鳕鱼;而丹麦驻华大使馆联合国内电商企业宣布,将把丹麦有机奶等农产品带到中国进行团购。甚至美国、澳大利亚、韩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六国驻华机构则与1号店达成合作,更多进口食品将从线上渠道进入中国。
“进口食品正在成为各大电商竞相争夺的热门品类。目前在售的美、澳、韩三国的不少品牌、商品,都是通过政府渠道进行推荐和引入的。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政府机构的引荐使其在采购时更为放心。”1号店副总裁黄志强曾表示,当下愈演愈烈的“海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场的巨大。
“从广州口岸每年进口食品货值近百亿美元,约占广东省的80%,占全国的20%。”记者日前从广州检验检疫局获悉,“几乎所有百姓生活用到的进口食品都有从广州口岸进口。”
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市场规模将达4800亿元。
高毛利高回报刺激电商加码
在进口食品消费热潮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电商渠道进行购买,这也促使国内各大b2c电商网站争相布局。而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一些垂直电商也将进口品类作为品牌差异化的杀手锏。记者从线上1号店、天猫以及线下沃尔玛山姆店、永旺超市、百佳等高端零售店获悉,在部分高端超市,进口食品所占比例超过40%-50%,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增加。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简爱华认为,近两年我国出现进口食品热潮,一方面由于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优质、多样性食品需求强劲,同时也受国内食品安全环境变化影响,人们认为进口食品更安全。
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线上食品交易额达到138亿元,预计未来3-5年,食品线上整体交易额会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进口食品占比将达到30%。对消费者来说,可以通过正规平台在线购买到安全、优质、健康、放心的进口食品,提高生活质量;对进口食品原产国来说,借助电商网站,可以把更多的本国食品带到中国市场;而对电商网站来说,拓展进口食品市场,既可以从当前国内电商行业惨烈的价格战、同质化竞争中突围。
“电商纷纷加码进口食品,实际上看中的是其高毛利、高回报。”北京工商大学商业专家洪涛表示,相比国内食品,进口食品的毛利率要高出不止一倍,如德国大闸蟹在国外没人买,但到了国内却可以卖到几百元一斤,一笔生意就可以赚很多,因而促使电商扎堆儿进入这一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进口食品的需求也在增大,进口食品电商目前处于“蓝海”,未来还有不断挖掘的空间。
安全隐患依旧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进口食品量在逐年迅速增长,其质量安全问题也频频出现。
来自广州检验检疫部门数据显示,2013年,广州口岸检验监管进口食品、化妆品1.4万批、货值23.2亿美元,同比增长6.7%和16.6%。然而,检出不合格食品2365批,占进口量的19%。在问题进口食品中,检出标签不符合我国标准要求1551批,微生物超标32批,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用化学物质18批,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732条不合格预警信息,包括23条重大预警。
同时,2013年10月份以来,山东烟台、威海等口岸连续发现多批进口食品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其中,泰国进口芒果干二氧化硫超标8倍,新西兰进口的“野花蜂蜜”竟然掺糖,韩国某品牌香蕉牛奶检出大量固体团等,还有“阿尔特”牌煎锅、“凯亲艾特”牌炒锅蒸发残渣(4%乙酸)超标,“凯亲艾特”牌铝制炒锅蒸发残渣(4%乙酸)及铬溶出量超标等现象。
据广东检验检疫部门介绍,在问题进口食品中,其中,进口酒类不合格原因涉及甲醇超标、二氧化硫超标、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干浸出物不达标等问题;进口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乳粉)不合格原因包括细菌总数超标、婴幼儿奶粉及灭菌乳的营养成分与标签标注值不符、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品质指标不合格、感官异常等;进口保健品及特殊膳食食品不合格原因包括相关指标低于检测低限、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进口水果主要是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或是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
此前,中消协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进口食品存在真伪难辨、标识混乱、退货难等多种隐患。目前网络上销售的进口食品,大致可以归为三类:第一类,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二类,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三类,包装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