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工作人员正在对食材进行烹调。
食品安全是社会各界和广大旅客最为关注的焦点话题,如何从安全、品味、品质打造高铁绿色食品?1月21日,记者走进配餐基地生产车间,近距离目睹了高铁餐饮食品的制作全过程。
下午2点,记者来到位于青岛市泰安路16号的青岛高铁餐饮管理公司的生产车间,穿上白大褂,戴上一次性消毒发网、口罩,再穿上一次性鞋套及一次性手套后,经过360度“风淋室”的“洗礼”和“紫外线”照射后,才被允许进入。
来到生产车间的“心脏”——中央厨房,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胡萝卜的加工。“这里的每一样蔬菜都可以追溯到原产地进行动态检测。”公司总经理董翠萍介绍说。
“原材料加工中,每一道工序都体现出一个‘细’字,盐、味精、八角等调味品都要进行单独称重,相差以克计算;食材的剪切都有特定尺度。”生产车间主任姜少政介绍说。
记者看到,车间里的每道工序,都有严格把关。刚刚出锅的红虾、红烧牛肉等食品,未添加任何防腐剂,菜品在室温冷却并装入饭盒后,运用国内先进、健康、安全的食物保鲜法——“气调技术”进行封膜。
姜少政介绍说,这些高铁营养快餐从采购、加工、制作、包装、冷却,再到冷藏、上高铁动车等要经过12道程序,最少10个小时才能完成,每天可为7500余人提供餐饮服务。每份快餐的保质期为72小时,过期后立马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