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中国人应为取得的成就骄傲
3月4—5日,我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亲身经历“两会”的经验让我感触颇多。与过去相比,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的中国更加繁荣,这是非常大的成就。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贸易国,其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7.7%,新增城镇就业1310万人,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缓慢的今天,中国人民尤其应为这些成就感到骄傲。
中国一直谋求和平发展,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中国正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此外,中国还一直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论坛上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过去,巴中两国在经济、国防、技术、教育和文化领域交往成果颇丰,在地区和国际等诸多问题上两国有相同的看法。现在我们更注重加强双边经贸往来,促进两国人民的交流。我们希望在相关领域,中国政府能加大在巴基斯坦的投资,我也预见今后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会取得更多双赢的成果。
(杨敏/采访)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瑞安·卢特考斯基:《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务实、可行性强
从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改革显现出更加务实的特点,也透露出了积极乐观的前景。
通过研究《政府工作报告》的措辞来看,我认为中国政府将宏观经济改革列为重中之重,例如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将“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列为了2014年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另外,对比往年报告,我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突出了项目的细节和可行性。例如,当提到2014年财税体制改革时,李克强总理提出,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清费立税,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
在政府对经济战略部署方面,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也同样值得关注。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则强调“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
(张小溪/采访)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服务型政府”理念鼓舞人心
中国领导层通过选择更强力的经济改革提振民心。“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很鼓舞人心。在机构改革方面,总体目标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我认为,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公共健康等领域也是中国政府未来的关注重点。
(张小溪/采访)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凯瑞·布朗:注重从战略层面推进改革
与前三十年相比,如今中国的改革更加具体,也更加注重从战略层面推进。我认为,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增长作贡献,同时要为非国有企业创造发挥更大作用的空间。
节能降耗及减少污染物排放是今年“两会”的关注重点之一。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对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依赖,要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鼓励在能源生产中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我还关注了今年“两会”关于依法治国的贯彻落实有何新进展,以及关于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有什么具体议案。
(姜红/采访)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斯维特兰娜·戈尔布诺娃:解决社会分层问题至关重要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1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这一目标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我认为,当前中国社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社会分层问题,需要进行更合理、更公平的分配。中国领导人正在这方面投入更多努力,积极促进不同社会阶层的团结、缩小贫富差距,这对于正经历经济快速发展,并处在改革和现代化道路上的中国至关重要。
(张尼/采访)
中国人民大学韩籍教师金炳彻:关注服务保障改进
韩国媒体主要对中国经济发展更感兴趣,关注中国经济增长和进出口对韩国的影响。
我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今年“两会”民生议题的重点之一。我身边的中国朋友经常提到与社会保障相关的问题,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社会救助及老人、残疾人福利等。我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主要重视收入保障的完善,今后需要关注服务保障的改进。
(杨敏/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