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6日在乌兰察布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陶淑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8337”发展思路统领全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全面推进“三个基地”、“三个中心”和“五个区”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宏观经济形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抓住投资这个“牛鼻子”,咬定发展不动摇,坚持稳中有为、稳中求进,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55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0亿元,增长23%;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76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5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6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5%,达到20470元和6760元。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区前列。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围绕自治区“五大基地”产业发展定位,出台了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10个重点产业专项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牧业生产喜获丰收。大力推广综合集成技术。冷凉蔬菜达到45万亩,设施蔬菜达到1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80万亩。新建草莓基地2500亩,达到5000亩。马铃薯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23.7亿斤,增产6亿斤。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高。建成“百千万”养殖园区151处。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801万头(只),生猪、肉鸡出栏分别达到203万口和1312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62%。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引进大北农、正邦等一批产业化重点项目,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40家,加工转化率达到48.3%,提高6个百分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10个,新增国家级专业合作示范社5个、自治区级示范社15个。品牌建设成效明显。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1个,达到192个,认证面积434万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得批准,跻身国家“一城两区百园”战略体系。工业经济稳步发展。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积极采取保运行、稳增长、促转型等有效措施,运用减少涉企收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稳定了工业生产和企业运行。实施电价补贴和电力多边交易,135户企业受益,降低企业用电成本6.2亿元,新增税收4.09亿元,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全市新增工业用电量49亿千瓦时,新增用电负荷100万千瓦以上,最大用电负荷达到324万千瓦。工业经济集约化程度显著提升,六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303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8.7%。园区工业增加值达到351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1%。丰镇氟化工园区、后旗建材化工园区和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均超百亿元。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三个交易中心”实现营业收入96亿元,增长18.5%。内蒙古西北煤炭交易中心建成运行,煤炭和马铃薯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启动实施。皮革鞣制、加工、销售产业有序推进,华北地区最大的皮革皮件购物中心——集宁国际皮革城建成运营。区域性草原文化旅游度假中心建设步伐加快。“一心两翼三大境区”构架确立,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亿元,增长97%。新建旅游公路6条181公里,新增4A级景区3个。接待游客800多万人次,增长45%;实现旅游收入73亿元,增长65%。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信贷规模创历史新高,预计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432亿元,贷存比66.3%,比年初提高9个百分点。市财政投入信贷担保激励资金6000多万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突破200亿元。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出台指导意见和鼓励支持政策,成立领导机构专项推进。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主导产业更具发展活力,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60%,高于全区近10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推进。深入开展京蒙对口帮扶,与天津、山西、山东、广东等地的合作不断深化。
城镇建设取得突破,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全年实施城建项目1054个,完成投资260亿元,较上年增长9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到45%,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城镇布局更加优化。中心城区城市框架不断拉大,规划面积3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一市两区三组团”发展格局更加清晰。各旗县市城关镇控制性详规实现全覆盖,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全部完成,新老城区、建制镇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统筹推进。住房条件大幅改善。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达到208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住宅、商贸、产业功能分区更加合理。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8万户,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2.3万户,均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建成互助幸福院283处,解决2.7万户农村牧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市政设施日趋完善。全市人均道路面积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自治区平均水平。中心城区编制完成供热、公交等专项规划,实现热源联网运行,新增供热能力1000多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3%。建成公交场站7处,开通延伸公交线路13条,新增公交车112台。南绕城一级公路主线完工,110国道城区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城市景观更具特色。坚持打好“山水绿”三张牌,中心城区“三山两河”建设效果明显,成为宜居城市新名片;各旗县市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社区公园、郊野公园、绿道绿廊。全市新建公园17个,新建城市景观带66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2.3%。城市地更绿、路更宽、水更清,环境更加舒适靓丽,人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发展条件不断优化。坚持把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国家项目实施,突出重点区域绿化,完成营造林2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7%。准兴重载等9条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368公里,总里程跃居全区第一。建成通村油路90条、1000公里,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率由44.5%提高到53%,苏木乡镇客运站覆盖率由75%提高到86%。支线机场批准立项,主体工程建设顺利,呼张客专征拆工作全面启动。建设110千伏以上输变电工程20项,新增变电容量275万千伏安。卓资隆胜等重点水库建设扎实推进,完成1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了17.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用足用好自治区地勘扶持政策,实施地勘项目120个,萤石等47个项目取得初步成果,资源保障利用水平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