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表达铿锵有力,可见中央保障食品安全的决心。
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舌尖上的安全”不允许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加工、消费环节的监管很重要,添加三聚氰胺、苏丹红,抓去坐牢;出售过期、变质食品,处罚相关商家。但如果食品的源头——土壤受到污染,却不是关停几家企业、处罚几个黑心商就能解决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食品从源头开始就遭到污染,何谈“舌尖上的安全”?据国土资源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而这些粮食,可以养活4000多万人。
更加可怕的,不是这些毒粮食被销毁浪费掉,而是进入了市场,被端上了餐桌。近几年,镉大米等现象的出现,早已为这大地之殇敲响了警钟。治理土壤污染,是从源头消除隐患的关键。
在雾霾天,人们会戴口罩;遇到污染的河流,没人会直接饮用。但土壤污染隐匿在餐桌上,无形无色,潜在的危险更巨大。土壤受到污染,污染物会随着食物进入并残留在人体,并传播到更远的地区。而污染土壤的修复,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污染土壤长期的毒害作用,可能贻害几代人。
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就必须保障土壤安全。餐桌上的饭菜从播种开始,就必须掩着净土,润着清流,散发着清香。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环境网"或“中国环境保护X版”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环境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作者,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