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津门好人榜:贾培起 为“舌尖上的安全”做点事
时间:2014-03-13 10:23  浏览次数:

贾培起:为“舌尖上的安全”做点事

贾培起:为“舌尖上的安全”做点事

  ■ 好人语录

  有事可干,干有意义的事,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也是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

  人生的路很漫长,要一步步地走,只要坚持,一定能走到想抵达的目的地。那时再回头看,会感觉特别欣慰。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报告中,有段令人振奋而又激动的内容——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所以去采访年逾七旬的老工程师贾培起时,有种莫名的期待,不知这位多年坚持研究超高压技术,并用以替代食品加热灭菌的老者什么样?这种被国际社会关注了20年的新技术,又有哪些“神奇”之处?

  3月6日,乍暖还寒,但“高压食品体验餐厅”里却热闹非凡,只见一位银发老者正带着几位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一边为客人服务一边讲解高压食品的特色,无形中让这个看似平常的餐厅,变成了一个科普“课堂”。可见,政府如此重视“舌尖上的安全”,意味着获得了19项国家专利,两次列入国家863计划发展项目的超高压技术,使食品安全服务的“春天”即将到来……

  起步于偶然发现

  2002年底的一天,贾老读报时看到一条科技短讯,内容是日本将超高压技术广泛运用于食品行业,超高压技术不仅可以彻底杀灭食品中的各种细菌,同时还能有效地保护食品、生物制品的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不被破坏,从而大大提高了各种生鲜食品的美味与安全,让人们可以无忧无虑地一饱口福。

  那天,贾培起把这条消息读了又读,以至于夜里躺在床上还在琢磨,超高压技术真能应用于食品行业吗?他搞了一辈子液压技术,对超高压技术并不陌生,知道超高压一般是指100MPa(1000个大气压)以上的压力,是冶炼、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液压件、传感器等行业离不开的技术,但将超高压技术运用于生鲜食品的消毒和保鲜,还是闻所未闻。“不行,明天说嘛也得仔细了解一下,用于食品行业的超高压,到底需要多大的压力?设备是什么样的?”此刻,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时针已指向凌晨……

  贾老对记者说,他的性格比较固执,就像老百姓常说的,是那种“认准的事八匹马也拉不回头”的人,所以轻易不下决心,下了决心也轻易不改。就像超高压技术的研发,虽然十年里经历了种种艰难与坎坷,苦、辣、酸、甜的滋味没少尝,但不管怎么样,从没有打退堂鼓的想法。仍然坚信多险多远的路,只要坚持一步步地向前走,总有走到目的地的那天。

  无疑,人的性格与经历有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值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节粮度荒”四个字是当时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那时,贾老正在南开中学读高二。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没有那场自然灾害,人生肯定会是另外一种样子。他会读完高中上大学,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心中的“工程师之梦”。但那时国家号召青年学生去当兵,身为学生干部的他,与班里二十多位同学一起,弃笔从戎投身军营,在部队度过了难忘的五年。复员回津后,本来有机会进机关当干部,但他却选择了进工厂,原因还是那个割舍不了的“梦”。他对自己说,事在人为,只要有努力钻研的毅力,有永不放弃的决心,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果不其然,凭着自身的努力和单位领导的惜才,当时他这位一直热衷于“技术革新”的小青年,很快被调到局属研究所,专门从事液压实验设备研究。从此,科研成了他人生的最大快乐,冥冥之中像有只大手,推着他不断前行,几年后便成为研究所的骨干。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小贾”变成了年近五十的“老贾”时,时代发生了巨变。1992年,他所在的研究所越来越不景气,最后被迫解体,他也被买断工龄下岗。到了这把年纪遇到这样的事,搁别人也许嘛也不琢磨,回家歇着去了,但“老贾”却一天也没在家闲着,跟身边有技术有追求的朋友联手自主创业,很快在生活中再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果汁厂是他们当时自主创业的项目之一。贾老说他们这些搞过液压研究的人,生产果汁太容易了,不容易的是如何保证果汁的卫生安全标准。为此,他们曾尝试过多种方法,期望找到一种既能保证果汁鲜美口味,又能确实达到卫生安全标准的方法,但是效果总是不够理想……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贾老说当他了解到日本超高压食品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冲动,心想日本人能做的,我们也一定行。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搞出点名堂来。

    坚持于困难之中

  其实,早在1899年,一名外国科学家首次发现450MPa的高压,能延长牛奶的保存期,他和他的同事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证实了高压对多种食品及饮料的灭菌效果,并将此种方法称为HHP技术。这以后,另一位科学家因发现高静水压下蛋白质发生变性、凝固而获得了1946年诺贝尔物理奖。

  然而,直到1990年有关HHP装备、技术和理论的研究才得到了突破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明治屋食品公司首先实现了高压技术在果酱、果汁、沙拉酱、海鲜、果冻等食品的商业化应用。之后,欧洲和北美的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也相继加快了对HHP技术的研究。它同加热杀菌一样,经100MPa 以上超高压处理后的食品,可以杀死其中大部分或全部的微生物、钝化酶的活性,从而达到保藏食品的目的。这么好的方法,国内为什么没采用呢?原因是成本太高,一般企业承担不起。可想而知,本来设备价格就高得吓人,再从国外进口,别说中小企业,就连国内知名的食品生产集团,也不敢问津使用。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研发生产这种高压设备。还是那句话,外国人能干的,咱也没问题。”这句话是那些年贾老常挂在嘴边,用于激励自己和伙伴们的。不过,那时虽说决心很大,但困难似乎更大。最困难的莫过于找到真正可以承受超高压的材料,这种材料既要超强又要超韧。因为超高压的标准,用形象的比喻,是人拇指大小的面积要安全承受6吨重的压力。而且用于食品的设备,必须是不锈钢材料。于是,他们找到了“大无缝”旗下的一家企业,提出与之合作,请他们试验生产超高压设备所需的不锈钢材料。

  那是一段需要有足够耐心等待漫长的岁月,一次次试验都达不到要求,原以为强度是最重要的,没承想强度有了韧性差了。调整试验参数,向韧度方面倾斜一点,强度又不够理想。除此之外,使用材料还要确保密封性……用贾老的话说,那时最强烈的感觉,一是时间不知上哪去了,似乎日子没怎么过,一年没了;二是资金不够用,一百万投进去了没听见响儿,全部用完了,再投两百万,还是如此。不过,即使这样,贾老和他的团队也没放弃,直到等来所需材料完全合格的那天。

  此时,所有参与了研发的人,都以为从此脚下的路畅通无阻,没想到马上将要面临的,是比任何困难都凶险的问题。得知他们攻克了材料关,又了解到高压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上海某公司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投资两千万元合作生产。当时看上去对方是一种无法拒绝的“真诚”,也是一片必须接受的“热情”,贾老心动了,同样拿出百分百的诚意与之呼应。于是,紧锣密鼓地征地、筹建厂房,市有关方面也表示积极扶持。就在这时,财政局的工作人员来了,说他们的账上没有钱,工程先要停下来。怎么会是这样?贾老说那刻他感觉脑袋里“嗡”的一下,眼前一片模糊。跑去问财务,财务的同志说,上海方面一共只打来200万元。原本账上还有90万元,但前一段上海投资方来了几位“视察”的人,他们一共住了4个多月,连吃带住把钱都花光了。这时,贾老如梦初醒,想起当初对方曾再三要求把企业落户至上海,他坚决不同意。最后,对方似乎做了妥协,所以才有了最后确定的合作。可见,人家是有备而来,四个月的“考察”,其实就是摸底,当自以为目的达到后,“鞋底儿抹油——溜了!”好在精明的“上海人”,还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时,两个孩子对贾老说:“爸,您手里有19项专利,成果又是国家863计划项目,还获得了天津市技术发明奖。只要卖专利就行,用得着还费劲巴力地干实体吗?”“你们懂什么,如果只为挣钱,我就一直做买卖,搞什么研发。之所以搞研发,就是想用这种技术为国家服务,为老百姓服务。记住,我想干的事,谁也拦不住。”

  得益于国家支持

  采访中贾老再三对记者说,他的研发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的确,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研发项目,能两次列入国家“863计划”,并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本身就是一种鼓励与认同。所以,他总想干得更好,让超高压技术广泛服务于社会,更多造福于百姓。

  通过权威专家论证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的实际检测,证明“超高压生物和食品加工技术”,通过2000至6000个大气压,在常温下就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而且能保护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功能成分不被破坏,保持食品原有的质构、口感和风味,特别是保留了生鲜水产品的口味。另外,还是最容易实现的杀灭寄生虫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2009年,贾老给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同志写了一封信,向温总理介绍了超高压技术的作用。很快这封信被转交给国家卫生部,卫生部有关部门给他回信,希望他把超高压技术更多用于食品行业,为保障百姓的食品安全发挥作用。

  如今,超高压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贾老他们研发生产的超高压设备,已开始走向全国,如青岛、威海、上海、西安,还有台湾、澳门等,并出口日本、韩国。仅去年就销售了100多台,销售收入达一千万元。毫无疑问,对企业而言,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几年前,河南开封市疾控中心专家从网上得知,超高压也可杀灭血液中艾滋病毒,便打来电话向贾老询问,并表示愿意在临床上用于患者的治疗。“没问题,我们无偿提供设备,并提供设备技术上的帮助。”当时他立即回答。时至今日,他还在关注这件事。他说: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是人生最大的满足。(记者 周莲娣)




上一篇:新西兰葡萄酒异军突起 打破出口食品受挫局面   下一篇:您点食品 我来检测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