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消费信息不对称,而相关法规执行情况不明晰,在转基因产品已经悄悄走上百姓餐桌的今天,转基因食品的客观信息并未有效传递给消费者。结果一边是转基因食品大举进攻,另一边却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被漠视。
“转基因食品”引争议消费者知情选择权受冷落
2013年10月,61名院士上书政府呼吁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之后,导致转基因食品引发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挺转方”和“反转方”的公开辩论中,消费者没有看到希望得到的权威表态,反而更加担忧餐桌安全。其实,关于转基因的争议在国际范围内早就不是新鲜话题,我国从2002年遵循国际上趋于保守的管理原则,开始执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和《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旨在加强转基因产品的管理和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然而,由于消费信息不对称,而相关法规执行情况不明晰,在转基因产品已经悄悄走上百姓餐桌的今天,转基因食品的客观信息并未有效传递给消费者。结果一边是转基因食品大举进攻,另一边却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被漠视。
转基因食品
所谓转基因食品, 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
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食品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国际社会上,截至2010年,美国的小麦主粮的商业化尚未推开,日本禁止进口美国转基因大米,印度停止转基因茄子商业化
分类标准
截至2013年,对转基因食品尚无明确分类,根据惯例按不同标准可进行不同分类。
根据转基因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源为标准可分为如下三种不同类型:
( 1) 食品本身不含转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是指食品尽管来源于转基因生物,但其产品本身并不会有任何转移来的基因。
( 2) 转基因食品中确实含有转基因成分,但在加工过程中其特性已发生了改变,转移来的活性的基因不复存在于转基因食品中的转基因食品。
( 3) 转基因食品中确实带有活性的基因成分,人们食用这种转基因生物或食品后,转移来的基因和生物本身固有的基因均会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转基因食品。
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如下三种不同类型:
( 1) 植物性转基因食品。所谓植物性转基因食品,是指以含有转基因的植物为原料的转基因食品。
( 2) 动物性转基因食品。所谓动物性转基因食品,是指以含有转基因的动物为原料的转基因食品。
动物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培养生长速率快、抗病能力强、肉质好的动物或动物制品。
( 3) 微生物转基因食品。所谓微生物转基因食品,是指以含有转基因的微生物为原料的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微生物食品,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培养一系列对人类有利的新物种。
根据食品中转基因的功能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以下6 种类型:
( 1) 增产型的转基因食品
( 2) 控熟型的转基因食品
( 3) 保健型的转基因食品
( 4) 加工型的转基因食品
( 5) 高营养型的转基因食品
( 6) 新品种型的转基因食品
特性
优点
转基因食品有较多的优点:可增加作物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性。
例如:转基因食品——土豆;缩短作物开发的时间;摆脱四季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缺点
转基因食品也有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同时在栽培过程中,转基因作物可能演变为农田杂草;可能通过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等。
发展过程
转基因植物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最早进行转基因食品研究的是美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例进入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食品是1994年投放美国市场的可延缓成熟的转基因番茄。进入21世纪以后,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发展异常迅速,1998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仅2780hm2。美国最多,占74%;中国不到1%。转基因植物按种植面积多少排序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转基因性状主要是抗除草剂和抗虫,分别占77%和22%。1999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总面积达4000hm2,其中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三国占99%,此外中国、印度等国也有一定量的种植。2002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为5870hm2,主要生产国为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中国。主要农作物有:抵抗昆虫的玉米,抵抗杀虫剂的大豆,抵抗病虫害的棉花,富含胡萝卜素的水稻,耐寒抗旱的小麦,抵抗病毒的瓜类和控制成熟速度及硬度的西红柿等等。
植物性转基因食品
20世纪80年代初,DNA 重组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相结合,培育出高产、抗虫、抗病、抗逆、生长快、高蛋白的基因改良植物。蛋白酶抑制基因、淀粉酶抑制基因、外源凝集素基因、昆虫毒素基因均已被克隆和转化入相应的植物,例如:抗虫和推迟成熟的转基因西红柿,由于其抗虫能力的提高和成熟期的延长,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和对其依赖性,减少了环境污染,减少了运输损坏量,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土豆原产于南美,但由于气候和病虫害以及灌溉、农药、肥料等原因,其产量和美国相差很多,利用基因工程可以减小这种差距。据统计,到1999年初,美国农业部已经批准生产的转基因农作物有七大类35种,其中晚熟西红柿5种,耐除莠剂的大豆2种,增加月桂酸脂的油菜籽1种,抗虫马铃薯2种,抗虫和抗除莠剂的玉米6种,抗病番木瓜2种。仅仅这两种番木瓜,就挽救了美国夏威夷番木瓜产业。中国已批准商业化生产4 项,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培育的转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CMV)的番茄“8805R”、抗黄瓜花叶病毒(CMV)的甜椒“双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