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5日开封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开封市人民政府市长 吉炳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对今后五年及2014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2009年以来,本届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积极作为,克难攻坚,全力打好“五大攻坚战”,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702.3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36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91.4亿元增加到46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276.5亿元增加到94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66.2亿元增加到577.8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83”目标,财政总收入从39.3亿元增加到103.9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6.1亿元增加到80.7亿元,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1.1亿元增加到3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1342元和4355元增加到19492元和8355元。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科学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注重发挥工业、文化旅游业、扩大投资、金融支持、县域发展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准确把握不同时段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先后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措施,开展了重点项目建设年、企业服务年、重点产业大招商等活动,全市经济发展速度连续五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二)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11家,比2008年增加446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24家。中阀科技、新大新材成功上市。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形成汽车(电动车)及零部件、装备、化工、新材料、食品、纺织服装、光伏、木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十大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五年来投资额以每年百亿元的速度递增,奇瑞汽车、瑞创农机、晋开集团、龙宇化工、横店东磁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奇瑞集团、晋开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40亿元和60亿元。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要求,规划建设8个产业集聚区,汴西、尉氏县、通许县产业集聚区分别被评为全省十强、十优、十快产业集聚区。
(三)着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增长极,开封新区建设及郑汴一体化发展取得新进展。开封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明区平稳并入开封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投资118亿元,建成道路38条175公里,郑汴物流通道、郑开大道开封段拓宽、一至十二大街和十八大街等道路建成通车,新区启动区、铁南工业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心商务区建设全面启动,迁村并居工程扎实推进,郑开大桥竣工通车,开封西湖基本完成开挖工程,一批中高档商住项目建成入住,学校、商贸广场等服务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新区形象初步显现。主导产业培育力度加大,八个专业园区完成投资82.7亿元,新区入驻工业企业290家,汽车及零部件、农业机械、现代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职业教育园区完成投资12.5亿元,入驻学校5所。港尉新区纳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郑汴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交通、金融、电信同城顺利实现。
(四)强力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开封被正式认定为“八朝古都”。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被确定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菊花文化节上升为国家级节会。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两节一论坛一赛事”,高标准举办第十届中国菊花展览会、第22届中国厨师节等重大文化旅游活动,荣获“中国菊花名城”和全国首座“中国收藏文化名城”称号。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鼓楼复建、书店街改造、鼓楼街和寺后街街景整治、延庆观玉皇阁顶升、城墙保护四期、五期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顺利完成,中原明珠文化旅游产业园、大宋文化博物馆·开封城摞城新郑门遗址、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清明上河城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启动实施,东京极地海洋馆建成开业,御河水系顺利通航,鼓楼街区荣膺“中国著名商业街”称号,“一河两街三秀”成为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亮点。完成龙亭湖景区周边综合整治,清明上河园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全市旅游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从2529.4万人次和83.4亿元增加到4990.2万人次和207.8亿元,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大力发展服务业,大润发综合购物广场、迪臣商业广场、开元商业广场、小宋城等建成开业,大商集团、金鑫珠宝等一批知名商业品牌入驻开封,商贸业态进一步提升。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和改造农家店1552个,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上接第一版)成功引进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市商业银行在郑州设立支行。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从442.7亿元和244.6亿元增加到1134.3亿元和699.4亿元。邮递、电信、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和房地产业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连续五年居全省前列。
(五)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五年编制完成各类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370项,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94.5平方公里扩展到124平方公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复兴大道、金耀路、集英街、内顺城路等一批主次道路建成通车。大力实施“两改一建”,两年征收改造房屋面积709万平方米。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成投用。依法整治规范市区三轮车,三轮车乱象得到根治。犬类治理成效明显。深入推进“三城联创”工作,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城市面貌显著改善。郑民高速开封段、连霍高速开封段拓宽工程建成通车,郑开城际铁路、郑徐客运专线、郑民高速二期、新开铁路、商登高速、机西高速等项目开封段开工建设。县城“三年百楼”和“十个一”工程基本完成,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开工建设112个,38个达到入住条件。扎实开展“双改”工作,43万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104公里,改造农村危房40377户,解决144.1万农村居民、在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完成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270个,26.4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