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种菜产业化 农民变工人
时间:2014-03-31 08:52  浏览次数:


  三月的颍淮大地,沃野葱茏,生机盎然。位于颍东区“三湾”洼地的枣庄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方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面对传统农业的弱势地位,枣庄镇蔬菜产业园通过对传统农业的工业化改造,引入“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理念,推进农业生产、流通与管理步入现代化轨道,初步形成一条以工业化模式发展现代农业的创新之路。
  

  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近日,记者来到枣庄镇蔬菜产业园,只见一排排钢架大棚在田野里依次排开,阳光下熠熠生辉,颇有气势。
  
  走进一座丝瓜大棚,只见棚内嫩绿的秧苗攀附在一根根线绳上,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此时,工人尹维影正在田间掐茎打头。“我这叫摘芯,就是在丝瓜生长点以下30公分处掐茎打头,可以控制秧苗生长点部位升高,促生侧枝,能有效控制‘旺了棵子不结果’的情况发生。”
  
  今年30岁的尹维影是枣庄镇童庄村村民,以前在江苏一家服装厂打工,去年来到园区工作。“这儿离家近,工作也不太累,还能回家照顾孩子和老人,每月工资能拿3000多元,工作很有奔头。”
  
  “你看,这是我昨天下午在秧苗头上做的记号,今天就长出这么高了,大概有5公分呢。”尹维影拖着系有线绳的秧苗,兴奋地向记者展示:“我平时的工作就是打打叶,关注蔬菜的生长情况。每天上午7点半上班,中午12点下班,下午2点上班,傍晚6点下班。虽然是干农活,但每天就像在工厂上班一样,都要按时上下班。”
  
  棚内温度达到了28℃,在里面待了40多分钟,记者额头直冒汗。走出大棚时已近中午,园区的大喇叭播放起音乐,寂静的园区一下热闹了起来,田间的工人三三两两地朝一个方向聚集。“走,先洗把脸,再到食堂吃饭。”尹维影走出大棚,和同行的工友搭话道。
  
  到了食堂,大家并不着急吃饭,而是站在桌椅旁齐声唱起歌来:“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一曲悦耳的《真心英雄》终了,白米饭、大馒头、炒包菜、土豆粉丝肉片……热腾腾的午饭起锅了。
  
  “我们吃饭前,都要唱这首歌,就是让大家明白,辛勤工作才能换来幸福生活。”尹维影笑着说。
  

  高标准建蔬菜基地
  
  管理好大棚,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硬件设施和技术应用不可或缺。来自山东寿光的刁九朋,是园区聘请的一位技术员。56岁的刁九朋告诉记者,他去年10月份来这里工作,主要负责田间技术指导与管理。
  
  听说一处黄瓜大棚里出现了蚜虫,刁九朋赶到田间查看情况。他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内种植的蔬菜有西红柿、彩椒、黄瓜、茄子等近10种蔬菜。“种植蔬菜,土地基础要打好,我们这里的蔬菜地施用的肥料都是鸡粪,通过高温发酵一个月后,再施撒到地里,蔬菜生长很旺盛。”
  
  “这里建设的都是寿光八代高标准温室大棚,大棚弧度大,冬天能减轻暴雪的压力。”刁九朋说,目前基地的60多座大棚,都采用最新式大棚技术,大棚高4.1米、宽40米、长80米,每个占地3亩,造价要20多万元。
  
  “最近几天,大棚的配套设施会相继建设。”刁九朋介绍说,包括建立自动感应风口,适时给大棚放风;设置传感器,自动调节棚内温度、湿度,同时检测土壤元素,及时补充土壤缺失营养;在每个大棚里面建设沼气池,残叶、秸秆不出棚,就能直接在沼气池中发酵,作为肥料循环利用在田间,从而实现无公害蔬菜向有机蔬菜的转变;棚内配套安装沼气灯,较好地补光、补湿,加速蔬菜植株光合作用,使得作物一年四季都能很好地生长。
  

  像企业一样管理员工
  
  在项目办公区,记者在门口的小黑板上看到:李经理工作时抽烟,罚款50元;刘某某饭前唱歌不认真,罚款5元。
  
  “这些处罚是前天开出的,不管是谁犯了错误,我们都会张榜公示。”项目员工处管理负责人李洪保告诉记者,园区包括管理层、技术员、普通工人共80多人,只有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发展。
  
  “因为每个人每月的工作都不一样,工资都是浮动的,干得好,随时都会加工资。”李洪保告诉记者,工作中,全体员工实行末位淘汰制。“通过检查小组每天到田间检查员工的管理和劳作情况,查看电脑档案及大棚工作记录本,采取三天一小评、七天一大评、每月集中评等方式,针对工作不负责任的员工,将直接淘汰或参加学习培训后再上岗。”
  
  “为了让大家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我们还要求工作日不能喝酒。”李洪保说,除了要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外,园区也为大家提供了人性化的休闲场地。“项目园区有个多功能大厅,工作结束后,员工可以去那里娱乐放松,唱唱歌、跳跳舞。”
  

  细致分工增效益
  
  作为项目整合一方,今年38岁的吕彬向记者介绍说,枣庄镇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由阜阳市田野风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合作社负责运营,安徽九龙仓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山东裕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公司共同打造,是一个集蔬菜终端销售、品牌运营、种苗培育、规模种植、科技推广于一体的多功能园区。总投资6亿元,占地1.1万亩,其中,核心蔬菜产业园占地1000亩。
  
  “整个项目的管理运营方、投资方和销售方是分开的。”吕彬说,投资方提供资金,运营商负责种好菜,贸易商负责市场销售,园区内的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由当地政府帮助协调修建,采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方法,通过投资人、专业运作团队加上地方政府的资源整合,形成了良好的运转机制。
  
  “种植的只管种植的那块,销售的只管销售的那块,大家分工明确,职能不会交叉。”吕彬说,有了好种子、好苗子、好技术,再加上好设施,就等于有了好果子、好收益。“这样一来,可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带领更多的人发展现代农业,解决就业问题,增加群众收入。”
  
  “我们生产的都是精品蔬菜,有严格的标准,主要是通过边贸渠道销售。”吕彬告诉记者,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项目园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打响优质与特色品牌,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我们发展的方向是精准定位农业,建立追溯制度,只要通过条形码扫描,就能知道这棵蔬菜是从哪个大棚里采摘的,从而推进农产品质量由安心、放心向无公害、绿色食品转变。”

  记者 关加加/文




上一篇:沭阳:快速回应让群众“更满意”   下一篇:ETC全国联网 开启物联网百亿市场(附股)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