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贵州引进高层次人才访谈:我与贵州相识相知相聚
时间:2014-04-02 10:35  浏览次数:

  第二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现场。本报记者 谢强 旷光彪 摄

  用人单位与高层次人才开展面对面沟通洽谈。本报记者 谢强 旷光彪 摄

  应聘者查阅用人单位资料。 本报记者 谢强 旷光彪 摄

  核心提示

  3月29日,第二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在贵阳圆满落幕。此次博览会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在贵州史无前例。

  据统计,本届人才博览会现场接待求职者3.5万人次,与首届相比增加了7000人次。现场签约人数达2597人,其中,博士405人,硕士1332人;签约项目20个。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涌进黔中大地,贵州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吹响了建设“中国人才创业首选地”的号角!我们采访了几位到贵州就业的高层次人才,探寻他们的“贵州情结”以飨读者。

  邓 燔 西部情结让我来

  戴着精致的黑框眼镜,衣着得体,谈吐优雅,尽显知性女人气质。在第二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上,作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邓燔博士给记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有较为浓厚的‘西部’情结。”谈到为什么会来贵州工作时,邓燔如此回答。对她这样的选择,很多亲戚朋友都不理解。确实,对于拥有海南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法国巴黎高科技工程师学校集团的3个硕士学位,取得丹麦排名第二的奥胡斯大学博士学位的邓燔来说,条件实在很好,加之本身又是广东人,有大把的机会留在国外或者国内一线城市工作。“所谓人往高处走嘛!他们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是,有些东西确实割舍不下。”邓燔告诉记者,在很早以前,她就有了去支援西部、建设西部的想法。为此,她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求贤若渴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于是,很有诚意的双方一拍即合。

  “一方面,贵州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山美水美,又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都很吸引我。”邓燔觉得自己的选择非常正确,“另一方面,因为我是做农业的,在硕士和博士阶段所学的都是和生态、农业、环境、林业等相关的专业,所以对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不是很感兴趣。而当前的贵州,把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在生态、农业方面很有特色。所以,我所学的东西在这边大有用武之地。”

  邓燔还向记者透露,之所以到贵州,爱情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原来,她的未婚夫已经来到贵州,在惠水和贵定搞茶叶种植,目标是5年打造一个5万亩的有机茶园,现在已经种植了1.5万亩。“我们要共同做茶。”她满脸幸福地说。

  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签订了8年的工作合同,邓燔对以后的工作目标已有了明确规划。她告诉记者,在科研方面,希望把在国外所学的东西应用到贵州来,长期目标是力争在3至5年内建成一个应用生态学方面的重点实验室。

  “这牵涉到团队组建,现在学校和系里正在跟我协调,着手配备一些东西。”而在近期,邓燔已经成功申请了一个总额26万元的“千年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利用”项目。至于教学方面,邓燔计划让学生在校园里面种植一些有机蔬菜。“这样我们可以研究有机蔬菜的种植体系,同时也能让学生慢慢积累经验,以后还可以拿这个项目出去融资,进行创业。”

  “另外,因为我在法国、丹麦、澳大利亚和美国都读过书,认识不少朋友,现在正在着手,看能不能利用在国外的人脉资源,为学校为地方搭建交流平台,或者引进一些人才。”邓燔表示,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贵州的发展作些贡献。目前还兼任欧盟伊拉斯谟中国校友会公共关系理事的她,还希望几年后能在黔南搞一个大型的校友活动,届时把欧盟驻华使团相关的一些官员也请来,宣传推介贵州。“我还在和法国联系,希望通过中法友好协会,把法国巴黎高科的一个工程师学生实习基地也弄到黔南来。”(本报记者 张元斌)

  胡 阳 剪不断的乡情

  本报记者 杨春凌

  博览会当天,胡阳在会场再次见到了自己近二十年未见的贵州省农科院的老同事,看着昔日旧友焕发出异于当年的激情,他满心期待这次的回归能够让他圆梦贵州。

  1991年,胡阳大学毕业后来到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工作,当时的科研条件很艰苦,课题少、经费少,四年后,怀揣着事业激情却无处释放的胡阳离开家乡,远走浙江追寻梦想。

  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先后到浙江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攻读硕士、博士,主攻农业害虫防治。然而,在杭州的工作环境和待遇虽好,但并不能满足胡阳专心从事专业研究的愿望。

  一直和省农科院同事保持着联系的他了解到如今贵州科研环境已大大改善,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今非昔比,出台了多项人才引进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兄弟般的同事、贵阳的家人、一份热爱的事业……胡阳再也坐不住了,他决定回来看看。

  这一次,胡阳一回到贵阳就感受到家乡的热情,省农科院组织人事处处长王卫红邀请他回到院里看看,并详细向他说明院里对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相关优惠政策和工作条件。

  而在第二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的现场,胡阳也深切的体会到贵州人才工作的热度,他决定回到省农科院。

  博览会当天,胡阳带着自己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害虫二化螟的防治”参加了省农科院的专场面试。面试现场,他并未询问待遇问题,关心的只是自己的项目是否能在省农科院顺利结题,以及院里能为他今后的专业研究提供相应的实验室和田间试验基地。

  省农科院院长刘作易当场表态,只要胡阳能来,院里将竭尽全力统筹安排以满足他的实验条件。

  面试结束后,胡阳的嘴角漾起了微笑,“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才是最值得期待和追求的!”

  易 平 和贵州团队合作共进

  杨 勇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博士易平是贵阳人,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就职于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学院,有机化学专业副教授。这次人才博览会上,他签约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在当日的签约仪式上,易平说:“贵州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实验室的天然药物化学与自己所学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正好形成对接互补专业,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药物研发链,对双方都有促进作用。”




上一篇:2014年食品安全论坛培训班   下一篇:食疗养生攻略:夏季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2)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