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在计划经济时代被视为农产品供销双向流通的主渠道,曾一度占据中国农村零售“垄断地位”,——正面临从渠道商向服务商的转型。
过去女孩去供销社扯一尺花布、或者小孩子去供销社买纸笔书包的生活场景,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偏远的地区的农民也可以通过网购买到最潮流尖端的商品,——散落于基层的供销社零售网点,是否会就此消亡?
不过,事实并非这么简单。
多年来,以供销社为代表的“零售”形态,不仅根深蒂固,也颇具农村特色,比如化肥农药的赊销制度——到农产品收割的时,农民再把买化肥的钱给到供销社——这种支付方式就是城市消费者很难想象的。
即便是现有的物流和快递体系,在基层亦有盲区,一般只能到达县或大型镇,并不能覆盖到诸如湘西这样的偏远山区。
因此,即便在淘宝网出现10余年之后,供销社依旧在农村担负着基层网点代购的任务,如果某村需要数十台大型电器或是农村姑娘们需要欧美大牌化妆品和快时尚服装,基层网点代购都能帮助集中采购。
数据显示,2013年湖南农村乡镇加盟网点共1231家,累计实现交易额11.68亿元,其中农资、日用消费品实体网点团购销售8.4亿元,网络代购4500万元,促成农产品交易1.95亿元。——供销社依旧在以其特有的零售形态运转着。
而且,利用淘宝等网络平台,供销社正在演变为类似便民服务中心的角色,可以为村民代缴话费、电费,代购车票、机票,甚至能代办医疗挂号、办政务等便民惠农服务,——可以说,供销社正在变身为散落乡间的“7-11”便利店。
随着物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农村网络化程度的提升,实体供销社还会继续继续存在下去么?——这就像问,“网购是否会取代百货公司一样”,——供销社的未来,也许会利用互联网采购的便利,升级为更洋气的乡间超市,城市中如火如荼的O2O零售形态,并非不能在供销社得到复制。
另一方面,在零售形态之外,供销社反而让电商成了自己的前台。——通过互联网电商打出农村产品的品牌,把触角伸到了城市之中,无论是“特色中国—湖南馆”这样的网购平台,还是长沙城市社区“菜伯伯”的实体生鲜店,都是供销社直接和消费者对接的线上线下的多元化节点。
而且随着农产品电商模式的不断推进,鉴于供销社对农村产供销资源的掌控,加上大量物流设施,使其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有着非常强势的把控整合能力,在“特色中国—湖南馆”中就可以看到“网上供销社”作为专业运营机构的身影,他们在进行区域品牌的布局的同时,也利用自身的实力和积淀、为农户提供从推广营销、物流、资金、售后等各个环节的专业化服务。他们对农产品生产标准的把控,对农产品品控环节的背书,也让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这也是我们所欣慰看到的:供销社,又回来了。
责任编辑:李文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