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0日在三门峡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市长 赵海燕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定位”,深入推进“四大一高”战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经济增长速度稳中趋升、质量稳中有进、态势稳中向好。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05亿元,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1亿元,增长22.8%,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47亿元,增长23.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1.8亿元,增长19.2%。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亿元,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26元,分别实际增长6.4%和10.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抓项目,促转型,“四大一高”持续深化。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四大一高”战略的重要抓手,实施重点项目307个,完成投资822.5亿元,创历年新高。中金黄金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义煤综能公司1000万标方煤制气及综合利用一期等132个项目建成。大通关方面,三门峡海关投入运行,国家铝质检中心一次性通过“三合一”认证和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国家果品与果蔬汁检测重点实验室落户。大交通方面,完成投资70亿元,占年计划的125%。三淅高速灵卢段、郑卢高速洛卢段建成通车。蒙西铁路开工在即,渑垣高速、运宝高速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大商贸方面,大中海商业文化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建成开业,华创国际城市综合体等项目稳步推进。第二届特博会成效提升,签订贸易购销合同79亿元,拉动相关产业实现收入21亿元,成为三门峡会展经济的“金字招牌”。大旅游方面,旅游“双十”工程完成投资21.8亿元,增长34.4%,双龙湾景区、甘山国家森林公园通过4A级景区初验。第八届中博会(三门峡分会场)和第19届旅游节暨投洽会盛况空前,旅游区域合作和市场开拓实现新突破。接待国内外游客2054万人次,增长16.9%,旅游总收入176.5亿元,增长17.6%。高新产业方面,实施重大项目66个,完成投资84.6亿元,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增院士工作站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高新产业完成增加值55.4亿元,增长23.7%。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稳增长,调结构,工业经济平稳向好。深入实施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百日攻坚行动,积极开展产销对接、银企对接,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工业增速逐季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84亿元,增长10.4%。围绕五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2个,完成投资160亿元,鸿宇电子环保型覆铜板等40个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工业投资428.8亿元,增长35.4%。三门峡产业集聚区跨入省级高新区行列,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十强”。
打基础,育特色,现代农业不断壮大。粮食总产6.2亿公斤,继续保持稳定。果品总产20.8亿公斤;合同种植烟叶26.7万亩,收购70万担,均居全省第一。食用菌出口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10倍,成为全市第一大出口农产品。缘份果业等6个产业化集群进入省名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82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88家,登记注册家庭农场60家。成功举办2013中国苹果年会和三门峡苹果财富大会,三门峡果品知名度显著提升。在全国第三家建成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雏鹰黑猪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认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建成62个乡镇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在全省首家实现全覆盖。
强引领,重统筹,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通过专家评审,中心城区新增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雨水和污水管网30公里,三门峡新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黄河公园一期建成开放,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三门峡商务中心区完成投资84亿元,8条道路建成,昔日的荒山荒沟,正在成为城市发展新平台。6个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全部获批,完成投资43亿元。全市城镇化率48.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开工新农村社区住宅1.1万套,完成1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任务。3个村入选农业部“美丽乡村”试点,4个村入选河南省试点。
扩开放,谋合作,发展活力日益增强。深入推进大招商,签约项目153个,合同金额1003亿元。进出口总额2.9亿美元,增长26.7%;实际利用外资8.7亿美元,增长16.3%;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60.7亿元,增长22.9%。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即将获批,首次实现金三角区域合作高层对话,区域凝聚力、影响力日益增强。与中金集团等央企达成合作项目14个,总投资468亿元,全年完成投资64亿元。5家国有银行战略合作协议到位资金231.5亿元,市级投融资平台融资30亿元。与工农中建等16家金融机构开展新一轮战略合作,签约总额1380亿元。中原证券黄河金三角示范区分公司挂牌,广发银行三门峡分行开业。
惠民生,促和谐,群众生活持续改善。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市财政民生支出108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2%。省、市十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努力扩大就业,深入实施“崤函创业扶持行动”,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3亿元,带动2.6万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2.86%。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3%和19%,发放城乡低保金2.1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8742套,廉租房申请家庭人均月收入标准从550元提高到1020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成扶贫搬迁6463人,实施整村推进23个,帮助2.2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新解决1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通过省考核评审,市实验小学迁建、实验中学改扩建项目投入使用。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25元提高到30元,新农合财政补助资金每人增加50元,市中心医院通过省“三甲”验收。免费孕检实现全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率4.5‰。崤函古道申遗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验收,“中国公众考古·仰韶论坛”影响深远,三门峡灿烂的文化正焕发出迷人魅力。三门峡党史方志馆建成开馆,市第七届运动会成功举办。“碧水蓝天美丽家园工程”扎实推进,依法取缔中心城区燃煤小锅炉,锅炉整治和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PM2.5监测系统建成并联网发布信息。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扎实推进,卢氏县、灵宝市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市),义马市成为全省首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甘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全省率先夺得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长安杯”。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形势平稳。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慈善等事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