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从饭店厨房内取出交递毒品。
毒贩骑摩托车散货。
灌木丛中隐藏着多名吸毒者。
两男子在高架下注射毒品。
有人报料称三元里与瑶台部分地方毒品交易泛滥,新快报与广东电视台联合暗访发现——
6·26
国际禁毒日
“像个孤魂野鬼一样,什么时候死了都没人管。”一位吸毒者向记者凄凉倾诉。今天是“国际禁毒日”,全省各地正在兴起一轮反毒高潮。
近日,有匿名报料人向媒体报料称,有人在广州三元里和瑶台一些公共场所吸贩毒品。接获报料,新快报和广东电视台《新闻最前线》记者一起实地暗访,发现上述两地有毒贩或以饭店为掩护,或以摩托车机动灵活散货卖毒。而一些瘾君子,则在高架桥下公开吸毒。昨晚,记者报警后,警察当场带走6名男子进行调查。
交易
表面饭店实为毒窝
两个星期前的一个晚上,记者与报料人阿杰(化名)多次接触之后,阿杰决定带领记者前往三元里地区,暗访毒品交易过程。
记者与阿杰首先来到三元里大道与北站路口的交界处,路边的台阶上蹲坐着几名男子。
阿杰径直走到一名穿着黑色外套,年约50岁的男子面前,只是用嘴“唏嘘”了两声,该男子便心领神会,转身朝三元里大道北面走去。“都是老熟人了,他会带我们去一家饭店拿货(毒品)。”阿杰小声地说,其实该男子也是一名吸毒者,因为手臂上满是针孔,所以大热天穿着长袖。
该男子向北走了约500米后,向左拐入一条小巷,向正在门口打牌的饭店老板打招呼。饭店老板见生意上门,扔下牌带着大家进店。老板和带路男子一起进了厨房,随后,带路男子拿出一小袋毒品给阿杰,并收了100元现金。
“货太少了吧,哪值100块!”阿杰拆开包装后向带路男子理论起来,该男子则表示,“没办法,老板就给这么多。”记者趁机步入厨房,向还在收拾的饭店老板索要多一点货,以便观察藏毒位置,但饭店老板非常警觉,当即喝道“出去,快出去”,随后关上厨房门。
“这家饭店根本没什么生意,都是为了散货(贩毒)打掩护。”阿杰说,附近的瘾君子都知道这家饭店。
摩托散货卖了就走
阿杰说,在三元里地区,贩毒多以摩托车为送货工具。
“一个电话,就可以和卖家约好地点,钱货两清后,各走各路,又快又安全。”阿杰说完,立即拨通了一名卖家电话,卖家表示,5分钟后在三元里大道经石加油站北侧一条小巷内见面。
当记者和阿杰刚刚走到巷口时,就看到一名着横条纹T恤、身材较胖的30多岁女子,坐在一辆摩托车后座上,而驾驶摩托车的是一名30多岁的男子,正在悠闲地抽着烟。女子接过阿杰手中的钱后,笑着从挎包里摸出一小包东西递过去。阿杰还想与该女子攀谈几句,但该女示意男子开车,随即两人消失在小巷深处。
阿杰说,摩托车方便快捷,机动性强,这些人基本上都在周边活动,一个订货电话,5分钟内完成交易。“用摩托车散货,还有个好处,万一被公安盯上了,跑得也快。”阿杰说,此外这些毒贩随身携带的毒品剂量较少,摩托车也方便其往返毒窝取货。
吸毒
以贩养吸袜中藏毒
“除了老板、贩子散货外,还有一类人,也在贩毒,他们本身就是吸毒者。”阿杰说,以贩养吸是贩毒头目惯用的伎俩,用毒品控制的毒贩,不但可以保证毒品销量,而且这些毒贩还对头目死心塌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贩毒过程的安全。
当晚,在华园路附近一处高架桥底的灌木丛中,新快报记者看到,已有4名中年男子横七竖八地躺卧在地上。见到阿杰带人过来,一名着灰色外套的男子坐了起来,其神态恍惚,不时自言自语。事后,阿杰告诉记者,这名男子刚刚吸食过毒品。
听说阿杰过来买货,这名男子连说:“我不能害朋友。”不过,该男子还是伸出4个指头,表示买一份毒品要40元,并示意其身后另一名男子收了阿杰手中的100元钱。随后,该男子撸起裤管,从右脚肮脏的袜子里,摸出一个小塑料袋,又从袋中掏出了一丁点白色颗粒,递给阿杰。
交易完成后,该名男子还不忘叫收钱的男子,记得找钱。
路边吸毒旁若无人
新快报记者在暗访时发现,有一部分吸毒者竟然在高架桥底或路边的灌木丛中,公开吸食、注射毒品,丝毫不加掩饰。
如果说华园路边半米多高的灌木丛,还能为吸毒者提供少许遮挡,那广园西路瑶台公交站对出的高架桥底,可谓是一览无遗。虽然是夜晚时分,但这里路灯明亮,车来车往,几名吸毒者已经在高架桥底注射起毒品来。
只见一名骨瘦如柴的男子,拿出一瓶矿泉水,往瓶盖内倒了一些水。而后,又拿出一个注射器,拔掉推筒后,往注射器内倒进少许白色粉末。最后,重新插回推筒,吸取几毫升水溶解粉末,再将针头刺入早已用皮带扎紧的手臂血管中。而在旁边,两名用锡纸吸食过毒品的男子,早已是飘飘欲仙。
“一次不能全部打进去,否则会受不了的。”阿杰说,注射毒品必须一点点分批注入体内。因此,记者看到有多名吸毒者的手臂上都悬空扎着注射器。一名吸毒者说:“就像蚊子咬一样,不痛。”
而被问到在这样的公开场合吸毒怕不怕时,一名吸毒者说“我们在这里吸这么久了,从来就没有出过事”。说完并指了指身后的废品堆称,别人都以为是收破烂的,不会有人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