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公益代言的“潘苹果”日前在北京某大型连锁超市首次落地销售。前有褚橙(褚时健)、柳桃(柳传志),加上现在现身慈善的潘苹果,一颗小小的水果,在这个寒冷干燥的季节,除了给人补充水分、维生素,还由于各界大佬花样翻新的背书,使水果逐渐成为一种比“水果”更有内容的东西。
且不说,这褚橙、柳桃、潘苹果背后各自不同的故事情节,仅从这些商品在互联网上销售断货来看,就足以说明市场对此的认同:一是产品的认同。身边的同事就曾对尝过的褚橙赞美有加,酸甜比适度,味道纯正之类,为避广告之嫌,不在此赘述;二是对这一品牌的认同。当然,这其中或多或少有名人效应,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而导致信任危机的时候,这些商界名人能以自己名字命名产品,多少还是能让消费者在安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放心的。
不过,这也说明另一个问题,长久以来,我国以农业大国自居,却一直没有多少响当当的农产品品牌。笔者吃了几十年大米,能脱口而出的品牌似乎只有“北大荒”,之所以知道这一品牌,还是因为它是上市公司,出于工作的关联性原因。
农业,一直是资源消耗多、生产效率低的行业,这是一个全球性普遍现象。世界上农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那些国家,诸如美、法、日、韩等国,政府会有针对农业的高额的资金投入和财政补贴。而在国内,因长期的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从业人员大比例流失,耕地被大面积征用开发,造成田地资源短缺,技术发展滞后,而且,由于投入周期长回报低,也鲜有资金愿意介入。如今,情况正在改变:当城市被人口、汽车填塞得无以复加,人们开始愿意用口袋里的钞票换取更健康的食品,开始对食品健康、安全和品质产生更高的需求,另外,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级政府开始转变思路,针对农业投资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落实,农业自身的资源及发展潜力逐步显现,已经可以为资本投入提供明确的盈利预期和长远、持续而稳定的利润了。
上述这些栩栩如生的故事或许仅仅是个案,未必能够切实普惠广大中小农户,实际惠农的意义有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或许还预兆了一种良性的趋势,对那些在竞争激烈、增长乏力的行业中寻找出路的沉淀资金或许是有启发意义的。
据悉,潘石屹在现场爆料称“任志强也要开始卖小米了!他卖的是阿拉善的小米。”联系到最近“李嘉诚新年再抛售内地资产,正洽售北京三里屯盈科中心”的报道,看来地产商的转型是很紧迫呀。 ■一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