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库协会是一个专业性协会,但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冷藏库协会仅有上海冷藏库协会和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
记者:过去一年冷藏库行业发生了数起重大责任事故,坊间说法是“氨”泄漏导致,应该如何理解?作为行业内的专家您对此有何建议?
刘龙昌:2013年全国涉氨企业发生
了数起重大泄氨事故,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冷藏行业的震动。其中比较突出的是2013年6月3日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的火灾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以及2013年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的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25人受伤。我个人认为,尽管这两起事故都造成氨泄漏,但两者的起因是不同的:前者的氨泄漏是由于电器短路引燃夹心彩钢板材的分隔墙发生大火,紧急封闭的制冷设备受大火加热内部压力升高发生物理爆炸致氨泄漏而产生的次生事故;后者氨泄漏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操作工的违规操作造成的,该事故中虽然同时存在无证设计、安装和操作的情况,但违规操作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一年内,氨泄漏事故的多次发生使个别主管部门及企业谈“氨”色变,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氨作为制冷剂,其不破坏臭氧层、热力性能好、价格低、节能等优点是其他制冷剂无法相比的,所以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它的最大缺点就是渗漏会引起对人和商品的损害,但通过对设备和制冷系统的改进完全可以减少漏氨隐患。
从行业角度来看,除了严格规范冷库设计、安装施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关部门必须重视氨制冷工的培训质量,严格把好培训关,严格控制氨制冷工《操作证》的发放,坚决杜绝“证出多门”现象。需要强调的是,目前这种只经过几天培训就能取得一张氨制冷工《操作证》的情况如再继续下去,由冷库氨引发的事故将难以避免。
记者:冷藏库企业如何解决能耗过高问题?
刘龙昌:国际制冷学会(IIR)提出,在
未来的20年内,应“使每个制冷设备耗能减少30%~50%”。
我国冷藏企业总体耗电量较大,全国平均水平远高于国外同行业水平。解决冷藏库企业能耗过高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减少渗入冷间的热负荷。其中包括围护结构采用节能型隔热层厚度;提高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值;减少通过冷藏门洞口的热湿空气侵入(采用门斗、塑料门帘或空气幕);蒸发器采用合理的融霜方法(尽可能不用电热融霜),减少融霜带入热量;库内照明的合理布置及自动关闭等。
二是使用高效、低能耗的设备。其中包括采用COP高的制冷压缩机、高效率的水泵和风机;尽可能采用蒸发式冷凝器代替水冷式或风冷式冷凝器等。
三是制冷设备的合理运行操作。其中包括冷冻机能量的合理调节(与热负荷相适应);尽量在夜间开机制冷,即提高“谷电使用率”(夜间气温稍低,“谷电”电价比“峰电”电价低);蒸发式冷凝器(或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投入台数的自动调节;冷风机投入台数(或风量)的自动调节;使用极化冷冻机油添加剂(PROA);蒸发器及时融霜;制冷系统的及时放油、及时(自动)排放空气等。
四是制冷系统的废(余)热利用。其中包括压缩机排气热的利用(加热冷冻机油或不冻液,用作防止冷库地坪冻胀);冷风机冲霜回水的利用(如作冷凝器冷却水)等。
记者:作为冷藏库行业组织,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对贯彻《意见》有何举措或建议?
刘龙昌: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
将利用“全国冷库建设与运营研讨会”、“亚洲冷链物流高峰论坛”等平台,积极宣传《商务部关于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引导冷藏企业逐步从传统的储存型向低温物流型发展。
我们建议主管部门在冷库项目审批时设置门槛,限制对商业模式、技术设施等落后的冷库项目的审批。关于对现有冷库进行技术改造、利用先进技术建设现代化冷库及进行转型升级的企业,政府应给予相关政策及资金方面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