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因为当年的扩张需求,莲花味精的巨额债务也没有还清。因为市场需求受限,加上利润空间变小,莲花味精想要通过味精市场捞回资本已经变得不太可能,所以,债务问题也成为摆在莲花味精面前的另一道难题。
“这都是十几年前的扩张造成的。”莲花味精内部人士向新金融记者表示。近10年来,虽然每一任新领导上任,都会把这些问题作为上任后的重要事项,但是因为问题积累太深,他们都没能顺利解决。
拯救莲花
用上述知情人士的话来说,2003年对莲花味精来说是一个有转折意义的年份。当年的企业危机差点把这个河南老牌国有企业(当年企业性质)打垮。但是,因为其品牌影响力,外界“不忍心看着这个曾经给河南带来荣誉和骄傲的企业就这样倒掉”,所以,这个时候河南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农开公司”)进驻,给了它新鲜的血液。
农开公司属于河南省政府授权经营的国有投资农业政策性投资机构。知情人士透露,农开公司在2004年5月宣布接手莲花味精,曾在农开公司担任高管的一位人士出任了莲花公司董事长。
“当时农开可以说是临危受命。”知情人士表示。因为莲花味精当时濒临破产的情况已经引起了省政府相关领导的关注,考虑到全局发展的问题,在多次以“莲花问题”为专题的研讨会之后,他们认为农开公司从公司性质到经营范围,完全符合进入莲花的条件。
“进驻莲花后的一个艰巨任务,就是遏制盲目扩张,给莲花量身打造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他回忆,当时的领导人还提出了“迅速稳定局势,加快恢复运营”的指导原则。
在实际行动上,农开公司进驻后首先向莲花味精注资1亿元,帮助其恢复正常生产。而其改进步骤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化小生产经营单位,由原来的公司统一管理,划分为三个生产经营单位,对三个生产经营单位实行目标考核,奖惩分明。
“这样就在极短时间内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心稳定了下来,生产经营逐步恢复正常状态。”上述知情人士说。
与此同时,国有性质的莲花味精也随着当时的改革浪潮,开始了自己的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1月,莲花味精完成股权改制。四家股东分别为莲花集团、农开公司、天安科技、长城资产。
2009年12月,农开公司成功收购原第一股东莲花集团所持有的2.72亿元债权,持有莲花公司12643.48万股限售流通股,占莲花公司总股本11.90%.至此,农开公司成为莲花味精的控股股东。
据相关统计,10年间,农开公司采取直接注资、股权转让、化解债务、借贷或担保的形式,共计向莲花公司投入7亿多元。这些资金不仅保障了莲花公司整体运营的持续稳定,而且帮助莲花公司化解了近10亿元的历史遗留债务。
复兴之困
如今,农开公司“临危受命”,执掌莲花味精已有近10年的时间。其间,从公开的相关报告中,外界可以看到,莲花味精的业绩状况一直没有较大突破。
“最初是带着复兴莲花的使命来的,这10年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保住了这个河南的老牌企业,使它的品牌价值升到了31.97亿元。但是,不可否认,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莲花味精相关工作人员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曾经有外界质疑农开公司的战略发展思路太过保守,比如,莲花味精的产品结构一直太过单一,以味精为主导的产品一直占据90%的营业份额。而在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早已把发展味精原料和工业用味精等品类开发成熟。
对此,莲花味精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莲花味精的发展重点一直是家庭用味精,工业用味精和味精原料不是莲花的发展重点。不过,张威威认为,近几年健康消费理念普及,家庭用味精的消费量正在大幅下滑。所以,莲花味精把重点放在家庭消费上,还是有点保守。
莲花味精一位高层人士对此表示不服:“其实味精的危害被放大了,它只是一种调味品,所采用的工艺就是通过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作物发酵,再经过工业加工而成,对身体没什么危害。”对于眼下消费者的误解,他认为该有业内企业站出来为味精正名。
消费者的认知一时难以改变,眼下,摆在莲花味精面前的难题还有很多。该高层人士向新金融记者表示,莲花味精近30年的时间积累了很大一部分固定资产,其中厂区土地面积就有1000多亩。这些处于黄金地段、价位较高的土地,一部分处于闲置状态。现在,这些土地部分已经进入处置程序。
“莲花味精目前正在做的就是快速盘活资产,用来落实新工业园区的建设。这是我们坚持的稳中求进方针。”上述高层人士说。
年初,莲花味精新的产业基地已经动工,对于未来,他说:“这是一条曲折而又漫长的复兴之路。”
1、 已经停产的出口生产基地
2、仅剩空铁棚和几只飞鸟的4万吨生产线
3、 正在处理旧设备的北线生产线
4、 唯一还在生产的总厂
5、 项城市地标,“莲花仙子”
莲花味精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新金融记者,如今,莲花味精尚能正常运作的味精生产线仅剩一条,即总厂生产线。但产能有多少,他表示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