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动态 >
保健食品“备案制”之忧
时间:2014-03-29 09:18  浏览次数:

    【慧聪制药工业网】对所有行业来说,行政许可审批制都一直被视为人为提高了企业、行业与市场成本,降低了监管效率,阻碍了行业正常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将行政许可审批改革为备案制,向来被认为是该行业快速发展的“利好”。这一情况却在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出现了罕见的“反例”。近日,保健食品注册审批已明确被列入“非行政许可审批”,正在修订的新《食品安全法》有可能将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改为备案制,这种本来可喜的改革却在保健品业引发轩然大波,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反对声”。一些企业经营者甚至断言:没有政府与主管部门为保健食品的功效、质量、安全等“背书”,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未来将更加混乱。言外之意,注册审批制取消不得!

    为什么在别的行业举双手欢迎的改革措施,到了保健食品行业就可能成为阻碍发展的障碍?为什么理应由企业自身负责的产品安全,却偏要拉上政府与主管部门“背书”?在笔者看来,与其说这是一种担心,不如说这是一种病——缺钙,软骨头病!

    自1996年对保健品实施管理起,我国保健食品业就一直存在市场无序竞争、产品良莠不齐、过度营销包装、虚假广告宣传等诸多问题,尤其是虚假宣传虽经多次专项整治,至今难以根绝。2013年6月,CFDA公布广告监测数据,2012年和2013年1~3月期间,118个省级电视频道、171个地市级电视频道和101份报刊的监测数据显示,保健食品广告90%以上属于虚假违法广告。其中,宣称具有治疗作用的严重违法广告占虚假违法广告的39%。积弊在前,痼疾难除,保健食品企业与从业人员着实有腰杆不硬、低人一等的感觉,言其“缺钙”并不冤枉。

    “补钙”当自强,发展须自律。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要根治行业乱象,重塑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首要的任务是顺应保健食品行业规律,强化并严格全行业的自律与约束,在明确标准与市场准入等前提下,集中有限的监管力量,严惩违规者,保护守法经营企业;主管部门不能像以前那样“重审批,轻监管”,生产经营企业则不能把重振行业形象、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宝”押在政府与主管部门身上,更不能在发生保健食品安全事故后,以“获得政府主管部门批文”为挡箭牌,推卸自身责任,甚至“绑架”政府与主管部门。只有全行业自警、自律、自立、自强,特别是生产经营企业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作为保健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法律义务,保健食品行业才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真正成为医药行业新的增长点,并承担起医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任。

    对保健食品及其功效、质量、安全等“背书”,只能由生产经营企业自身通过品牌、商誉等承担。长此以往,对涤清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市场秩序、提升产业集中度是有利的。事实上,欧、美等发达国家与规范市场对保健食品大多采用“备案制+企业责任+原料监管+市场监管”的综合管理模式,其监管成效与行业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模式的有效性。

    需要明确的是,纳入“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或实施备案制并非意味着放松监管或者不监管,恰恰相反,保健食品注册审批被列入“非行政许可审批”后,政府与各级主管部门对保健食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的监管只会更加严格、及时,随着监管力量的加强与改善,监管阵线必将前移,监管也将更加主动有效。

责任编辑:杜兆阳

【慧聪资讯手机客户端下载】




上一篇: 就在传统糖酒食品企业还在纠结于该“拥抱”还是“封杀”这场影响零售革命的“O2O”浪潮的时候,一向坚持“快半步”理念的新   下一篇:高端机械装备开拓国际市场食品企业具备长期景气度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