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动态 >
79名村食品药品信息员为食品药品安全站岗
时间:2014-04-27 21:20  浏览次数:

“朱师傅,这个星期生意如何?”4月14日上午9点刚过,扬中市八桥镇红光村村干部陆明芝,就开始忙着给本村几个民间厨师打电话,了解本周村民在家办酒席情况。

年过五旬的老陆,是村里的食品药品信息员。他在电话里一边询问一边用小本子记着。因为每周一上午,他都必须要把村上这周村民办酒席的情况摸上来,报给镇卫生院,否则就“失职”了。   

像老陆这样的村食品药品信息员,在扬中市共有79人。   

“食品安全,农村一直是最薄弱环节,也是最关键环节,因为一方面很多食品从原材料到加工,都是在农村进行;另一方面,农村也是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容易聚集的地方,安全隐患特别多。”扬中市食药局局长崔晶介绍,当地几年前就开始探索建立村食品药品信息员制度,如今,所有行政村(社区)按照有班子、有制度、有举报电话等“六个有”的标准,建设了村级食品药品工作站,聘请了79名食品药品信息员,将有效的“监督之手”,“伸”到了田间地头。   

作为扬中元老级食品药品信息员之一,陆明芝的工作,不仅是协管和收集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及老百姓反映的问题、举报等,还要微服暗访。打完一圈电话,他就要到村周边一些搭建工棚去走一圈。4月上旬,扬中食药安办、食药监局刚刚布置了农村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所以老陆特别要到江边、社区等犄角旮旯看看,防止有造假黑窝点、黑作坊躲藏。   

出发前,老陆特意拿上一沓食品药品宣传折页。路过有村民在家的,他就上前发上一份,并嘱咐一句“买食品看日期、买猪肉要看印花,发现问题及时找我”。   

路过一家小饭店时,老陆走进去看了看。老陆告诉记者,他得去看看人员健康证等证照、环境是否卫生、是否有过期食品等。“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我就是一名基层前哨。”老陆呵呵一笑。   

老陆们的工作看似平常,却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构筑了有效的“防护网”。统计显示,通过这样的设点布线,扬中近年来不仅没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而且没发生一起源发于扬中的食品药品假冒伪劣重大事件,食品药品抽检平均合格率达98%以上,成功创建成镇江市首家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市、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市、农村药品“两网”示范市,食品安全工作连续七年位居镇江第一。   

“扬中市现有持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664家,专业监管人员却只有10余人。”在崔晶看来,要想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不仅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还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及时弥补监管的空白区域和模糊地带。   

“办酒公司”在扬中农村一直生意不错。民间厨师自备桌椅、餐具,奔走于红白喜事,提供“买、汰、烧、洗”一条龙服务,而吃坏肚子闹出纠纷之类事件,也不时发生。为此,扬中市这几年将“办酒公司”纳入农村食品安全的重点监督范畴。   

“我们每年通过组织免费培训、体检,合格的就公示,不合格的就不公示,也就慢慢被市场淘汰了。”据崔晶介绍,当地近3年未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以前,同行中发生过办酒导致食物中毒的情况,主家意见很大。”民间厨师朱洪记告诉记者,现在有了培训体检合格证,行业规范了,生意更红火了,不少周边地区的人也邀请他们去办酒。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等“五小店”,也是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的难点。   

扬中新杨路富城饭店虽小却很干净,餐桌上没有一次性筷子,却有一个奇怪的盒子。“这是筷子消毒盒,政府发的。”饭店老板朱桂林说,自己的店属于“五小店”,在监管部门多次劝导下,自己下决心整改,墙面、地面都贴了瓷砖,装了不锈钢水池,厨房也进行了改造,监管部门不仅给予奖励,还免费发了筷子消毒盒、垃圾桶、灭蝇灯等设施。   

“小作坊虽小,却不能变成监管盲区。”崔晶说,扬中根据当地实际,率先制定了小作坊备案管理方案,并通过政府会议纪要形式下发。目前,当地城区所有食品作坊和摊贩已纳入备案管理范围。今年,备案管理将从城区向乡镇延伸。

版权所有: 非特殊声明,均为本网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指明出处:企业网D1net




上一篇:销售临近保质期食品要向消费者做出提示   下一篇:以节为媒 海淀引导餐饮企业加速转型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