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来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市长热线》节目现场,
围绕“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这一话题,与市民共商解决之道。
(点击查看组图)滚动播报:杨雄市长作客"市长热线"与市民话养老
秦畅:各位大家好,我是秦畅,这里是《市民与社会》,欢迎加入今天中午的对话。2014年度的市长热线今天开播,首先和大家对话的是杨雄市长。
杨雄: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好。
秦畅:非常高兴再次对话。各位可以通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官方微博在直播贴下留言,东方网和上海发布同步进行直播。欢迎各位的关注。
杨市长,在我没有说62780990之前,我们的热线已经全部闪烁了,我已经有一点着急了。您对今天的节目有什么期待吗?
杨雄:这次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来,我想多听听市民朋友对我们养老问题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应该说,这次选择养老作为一个话题,这也是我们市政府一直在关注、也是在着力解决的问题。
秦畅:《市民与社会》节目一年讨论120多个话题,养老也是讨论排在最前面的几个问题之一,市民非常想讨论这个问题。同时想告诉您的是,每每讨论养老的时候,我听到的困惑和问题又特别多,可能今天的对话是一次直面问题的对话,您同意吗?
杨雄:确实大家现在对于养老需求非常迫切,当然我们工作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最近一直都在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所以,作为政府来说,应该是一个直面问题的态度。
秦畅:谢谢您,要给杨市长“点个赞”。谢谢您再次来到我们节目当中。去年你就任市长时说过一句话叫做政府要“善听智行”,善于倾听,又要有智慧的作出行动来。“听”对于一个决策者来说有多重要?
杨雄:“听”实际上非常重要,应该说我们做决策注意什么问题,首先是要“听”。古人讲“兼听则明”。实际上我们了解情况、掌握情况,首先就是“听”,要听市民的一些期盼、一些需求,同时我们也要听市民对我们的一些意见、建议。实际上,我们做决策以前,听各方面的意见已经是越来越充分。如果听得不全面,可能对我们的决策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秦畅:或者说偏听偏信。
杨雄:或者会出现偏听偏信,当然决策以后也需要听大家对这个决策反映怎么样或者政策执行得怎么样。
秦畅:一个政策出来之后,可能又会发现在决策之前想都没有想到过的一种可能?
杨雄:对,可能会出现一些过去没有想到的问题,也可能在执行当中出现问题,还要听,听完以后继续改,所以会不断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断地修正我们的一些思路、想法、措施。这样形成一个正反馈,对于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秦畅:形成一个正反馈,所以今天也是一次听的过程,充分听大家的意见,当然时间也有限,90分钟的时间希望让杨市长听到更全面甚至是以前决策当中没有听到过的意见。我想到一次在世博园区,您还记得吗?我们也是做一个世博开园倒计时100天的节目,您到节目来跟大家一起讨论世博开园前的准备工作。有一位市民说,我家就在世博园周边,我往里面一看5月1日可以开园吗?您当时回答说我跟您一样着急,我都着急得睡不着觉。我想您现在作为这个特大型城市的市长,觉睡得好吗?
杨雄:应该说,作为一个市长主要还是责任大,你说当市长主要是干什么,我觉得就是为大家办事。所以,为大家办事,你肯定要操心,当然不能说高枕无忧,确实会碰到一些重大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思考。所以,有时候也是睡不着觉。特别是有些问题处于两难之间但又必须决策的时候,还是比较纠结的。当然我觉得当市长多为大家操点心也是应该的。但这一年多下来,有广大市民的支持,我觉得我们工作时心情还是非常顺畅。尽管压力大,但是市民给了我们信心和动力,让我们可以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秦畅:直面问题是作为市政府尤其是您这位带头人应该做的,如果有一个大家齐心协力把上海发展当成自己事情的良好氛围,可能我们所有的努力就能够得到成倍的效果。所以,在今天的市长热线栏目中,杨市长又是一次工作状态,有点像您跟同事讨论工作。
杨雄:我觉得跟市民讨论能给我很大的启发和激励,因为上海市民一直体现出一种主人翁精神,一种奉献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滚动播报:杨雄市长作客"市长热线"与市民话养老滚动播报:杨雄市长作客"市长热线"与市民话养老
秦畅:谢谢杨市长在开始几分钟时间等着听众朋友跟我们一起对话,我们的电话编辑已经开始忙碌了,欢迎各位。
我们第一位市民贺先生,贺先生好。
杨雄:贺先生你好。
贺先生:秦畅老师好,杨市长好,非常高兴跟市领导进行电波交流。作为50年代出生的人,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我自己亲身的事情。在去年的时候,我哥哥生病,医院查出来是肺癌晚期。他的生命周期从查出来到去世只有3个月不到,在3个月不到的时间,我哥哥家里一团糟,他要化疗输液,只有一个女儿,我的嫂子一直在陪护。后来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兄弟姐妹几个一起帮忙。
秦畅:兄弟姐妹几个?
贺先生:有五个。我们兄弟姐妹一起去搭把手,哥哥去世以后我心里有很多的感触,像我们50年代出生的人,当时响应国家独生子女政策、只生一个好。但在养老的时候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因为人年纪大了以后,可能会生病,而且生病碰到的问题一下子都是无法解决的。
秦畅:能够感觉贺先生顾影自怜了。
贺先生:对,像我们这一代如果身体好一点,年龄大一点碰到生病的时候,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后,我们的子女也大了,像我们这么大年纪了,如何来养老呢?我哥哥生病,我们也想到请护工,但是护工的费用是很高的,150块一天。像我们这一代人退休以后的主要收入是退休金,大概二、三千。我想跟杨市长提出一个想法,上海已经进入老年社会了,对于我们五、六十年代的人响应国家号召实行计划生育,年纪大了以后我们的养老怎么办?
秦畅:我看到2号热线的顾女士也说,她跟您一样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谢谢贺先生,一会儿杨市长一定会跟你对话。顾女士。
顾女士:我是徐汇区的居民,我是990的忠实听众,非常高兴能够与杨市长探讨养老问题,我也是50年代初期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