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魏蓝
端午节吃粽子,原本是纪念先人的传统民俗。然而在个别企业的巧妙“运作”下,正悄然变成“舌尖上的腐败”。以上海杏花楼今年发售的粽子券为例,其标价分别为118元和208元,其留给采购方的回扣空间竟高达30%。(据5月26日人民网)
端午佳节降至,粽子又成了当下的热卖食品,也成了近期最炙手可热的礼品。普通老百姓走亲访友用时节食品当礼品本来是最正常的,可是一些单位也借机偷梁换柱,以发放“粽子券”的名义,从中收取回扣,趁机发一笔横财。虽然中央打击腐败的高压态势不减,趁重要时间节点也总是三令五申,但是类似这种“腐败的粽子”却仍有人趋之若鹜。
以往我们一提到“舌尖上的腐败”,都是指一些单位或个人打着年节送礼的旗号,给领导干部送礼。表面上看只是寻常的粽子、月饼等时节礼品,实际上在包装里做足了文章,更有直接将车钥匙、房子钥匙放进包装盒的。实际上,除了这种腐败,年节礼品还是滋生另外一种腐败的温床。对于食品企业来说,个人消费者和企业用户是不一样的,如果针对的是个人消费者,那么降价促销无疑是吸引顾客的不二之选。但是,如果针对的是企业用户、机关单位,那就另当别论了。近年来,有些单位在采购工作用品、员工福利时,往往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以虚开高额发票的方式套取公款,再与商家二一添作五,私下分成。而这种“空手套白狼”的腐败行为一旦披上年节礼品的“隐身衣”,不仅更具有隐蔽性,其危害性也会更甚。
在中央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廉洁作风的背景下,这种灰色的利益链条不容忽视,动辄高达三成的回扣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所以,不仅要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发布“禁礼令”,更要严查发票背后的腐败。只有这样,才能遏制不良风气、遏制腐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