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动态 >
近日,十多家传统药店零售企业和行业协会联名上书,反对食药监
时间:2014-07-12 09:32  浏览次数:

  近日,一封投向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联名书引起广泛关注。十多家传统药店零售企业和行业协会联名上书,反对食药监总局一部正在征求意见的法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可“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而此前,我国一律禁止网售处方药。

  网售处方药要解禁?解禁的“处方”在哪儿?是方便市民买药?还是或将成为假药泛滥的源头?

  解禁可行吗?

  根据食药监总局的解释,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划分是出于管理的需要。处方药多是具有一定毒性或易产生依赖性的一些药物以及副作用有待观察的上市新药等,用药方法和时间都有特殊要求。因此,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指导下使用。非处方药则可自行判断和购买、使用。

  出于特殊的安全性考虑,一直以来,我国禁止在网上销售处方药,并禁止网上药店用第三方物流配送药品。但这些禁令在《意见》中不复存在。《意见》提出,“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应当按照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可以委托物流配送企业储存和运输”。

  而在《意见》发布的三个星期前,食药监总局还在“网络购物消费提示”中强调,处方药“属网上禁止销售的”,“送货人应当是药店自己的配送队伍”。

  突然的解禁让一些传统药店企业难以接受。他们提出的反对理由是,放开网售处方药可能导致假劣药品泛滥;第三方物流的药品储存、运输条件难保证;网上购药的处方问题难以监管。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邵蓉认为,网售药品包括处方药是未来发展趋势,美国等国家已在实行。“这是监管理念的极大进步,以前是担心出问题,所以禁止做;现在允许做,但要求规范、合法地做。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

  她指出,传统药店的反对不排除有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提出的假药泛滥和药品配送问题,并不是处方药独有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网售都会面临这些问题。而处方来源、对其真伪性、合理性评判,对网售处方药的可行性的影响不可忽视。

  处方从哪儿来?

  在邵蓉看来,网售处方药首先须解决处方的来源问题,即互联网经营者能否拿到处方。

  “《意见》说的是凭处方卖药,前提是必须要有处方,才能在网上卖处方药。但实际上,在医院之外很难拿到处方。”邵蓉说。

  “凭处方销售处方药”早在实体药店实施多年,但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中国医院协会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中石自问自答,“因为没有处方啊!”

  实体药店都很难拿到处方,网上药店肯定会面临同样问题。那处方都在哪儿呢?事实上,他们大都被医疗机构把持,难以从医院流向社会。

  “在医院看病,无论是纸质处方还是电子处方,外流都很不容易。”邵蓉表示,处方来源问题不解决,网售处方药即使放开,也难以发展。“如果医生多点执业政策能推开,处方的来源渠道会宽敞许多。除了在医院开处方,医生还可以在个人诊所为患者看病开方,患者拿着处方去实体或网上药店配药。”邵蓉认为,基层社区医院若不配药房,只开处方,也是解决处方来源问题的一个方式。

  真假处方怎么辨?

  网售处方药的开展需要足够的处方来源,但如果拿的是伪造或不合理的处方,消费者的用药安全将失去保障。

  “我不太放心放开网售处方药。”北京协和医院原主任药师张继春说,处方药的使用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检查、化验、诊断等情况开出处方,“网店如何保证消费者所持处方的真假或合理性,确保它是医生开的处方,而非伪造?很可能,消费者拿的处方并不是医生开的,网店很难鉴别。”

  尽管《意见》规定,网上销售处方药,“要建立执业药师在线药事服务制度,由执业药师负责处方的审核及监督调配,指导合理用药”。但张继春质疑,执业药师没有权力开处方,也不能替代医生开处方,鉴别处方的真假很难保证。

  “处方药须根据医嘱来用,网购没有医嘱,用药风险很大。”孙中石也认为,药师所做的“指导”跟医嘱是两回事,“医嘱是建立在诊断基础上的,由医生回答患者开什么处方、处方里为什么用这些药等疑问。这需要患者和医生面对面的交流,看人下药。”

  邵蓉同样向记者强调,药师审核的是有无配伍禁忌、超剂量等处方本身的合理问题,无法判定处方是否适合患者需要。“比如患者是肠胃病,但因为某些原因,网上购药时拿的是心血管病的处方;网店药师很难确认其本身患的是肠胃病,他只能判定这个心血管病处方本身没有问题;但实际情况是,根据该处方配的药,肯定是不能给肠胃病人吃的。”她解释说。

  邵蓉指出,我国公众的合理用药意识还较弱,即使不至于编造假处方,但也有可能将医生过去开的处方一直持续使用到现在。疾病的病情随时会有变化,处方需作相应调整,过去的处方虽然不假,但很可能已不再适用,处方的时限要求也须重视。

  “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公众应提高对处方、对合理用药以及用药风险的认识。”她建议。(本报记者 陈海波)




上一篇: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下一篇: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