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
2014年3月13日上午11时,天空阴霾密布,平沙镇沙美社区一间上世纪70年代遗留下来的破旧出租屋里,45岁的李启荣坐在门口发呆。“没想到糖厂这么快就倒了,你说我干什么好?养殖,没钱,只会种甘蔗。”沉默片刻,他吐出这句话,倏地站起,烦躁地在院子里踱步。
李启荣老家云南,是珠海最后的蔗农。2005年在平沙承包了40多亩地,开始种植甘蔗。“当时很多本地人不愿种甘蔗,糖厂为了激励大家,给蔗农开保底价,基本上都能挣钱,我第一年就赚了五六万元”。
李启荣的好运持续到了去年,这一年,李启荣预感到乾务糖厂快不行了,但他以为还能撑个两三年,“可没想一过完年就接到通知说今年不收甘蔗了”。李启荣不安地用脚踢着地面,有些愤愤地说,他那几十亩地如今还有租约,但眼下却没想明白该种什么,如今春天就要过去,自己和家人一直闲着,眼睁睁看着地撂荒,太心疼了。很多蔗农都陷入了同样的彷徨、迷惑。
曾经的辉煌
1950年代
珠海制糖业崛起
盐碱度太高不适宜种植庄稼,试种甘蔗收成很高,随即大面积推广
珠海制糖业可上溯至1955年5月13日,这一年以余炳生为代表的18名从广东省粤中区抽调的干部,来到平沙正式建立“中山县国营平沙机械农场”,后更名为“广东省国营平沙机械农场”。
已经80多岁的余炳生向南都记者回忆,当时,平沙条件很差,除了海滩,就是一人高的芦苇和红树林,基础设施近乎为零,他们暂时居住在髻山下的石头茅草房里,首要任务不是围海造田,而是对付成群结队的蚊子,由于蚊虫猖獗,他们开会都要在蚊帐中进行。
田刚造好,由于盐碱度太高,不适宜种植庄稼,第一批农场工人打听到解放前曾有人在髻山附近种植过甘蔗,或能适应当地土壤条件,遂选择了400多亩围垦地试种,发现收成很高,随即大面积推广,由此拉开了珠海后来持续近半个多世纪的蔗糖业的繁荣。
现年52岁的黄启光与他的父亲都是平沙糖厂的工人。他回忆说,1957年,仅平沙的甘蔗种植面积就有上万亩之多,由于运输不便,大量的甘蔗运不出去,农场遂决定建设平沙糖厂,当时没有任何设备,平沙糖厂的工人们就用人工和牛来牵引石磨,用这种传统的方式将甘蔗榨成汁水,然后熬成红糖,直到1963年才引进了一套榨糖的工业设备,日榨糖量为500吨,其后,平沙糖厂不断壮大,产量由500吨提高到2000吨,再到3000吨,直至鼎盛时期的日榨糖4500吨。平沙糖厂也从一个作坊式的小工厂一跃成为全国糖业的龙头大厂之一。
公开数据显示,鼎盛时期,平沙糖厂年生产销售“平沙牌”一级白砂糖5.5万吨,年销售额2亿多元,曾在全国制糖行业效益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1980年代
以把女儿嫁给糖厂职工为荣
那时房价才几百块一平米,糖厂很多人可以买几套房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为了解一时之急的“违规产物”竟然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到来。在平沙糖厂的影响下,珠海之后陆续建立了红旗糖厂、乾务糖厂、白蕉糖厂和五山糖厂四家糖厂,蔗糖产业一度成为珠海市的经济支柱之一。
蔗糖业的繁荣首先让糖厂的工人们尝到了“甜头”。平沙糖厂创办人之一伍海山之女伍小平多年后向南都记者回忆,由于蔗糖产业效益好,工人们待遇很高,以至于平沙农场当时在广东有“小香港”之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物资还很匮乏,同龄人连吃一口糖都很稀罕,但她已经吃腻了;一般人那时很难吃上一顿肉,但平沙农场的普通知青一周就能吃到两顿,“后来去广州读书时,同学们听说我是平沙农场来的,都很羡慕”。
在平沙糖厂工作30年的老工人黄启光回忆,在上世纪80年代,糖厂的效益非常好,普通工人每个月光奖金就有120多元,加上工资有近200块钱,而当时县长的工资也不过几十块钱,到了上世纪90年代,工人们的工资已经涨到了2000多元,工厂变着法儿发奖金,奖金的门类五花八门,有传统的绩效奖、先进个人奖,也有顺利奖(庆祝糖厂顺利开榨),连每周还有攻关奖,一年下来光奖金就有6000多元,而当时沿海打工的收入也不过几百块钱。
“那时商品房刚刚出现,平沙一套房每平米的均价才几百块,我们糖厂很多人都可以买几套房。”黄启光不无郁闷地说,只是当时糖厂给职工分房,工作一定年限的工人都有房子,大家那时还没有投资买房的意识,钱最终都攒在手里贬值了。
鼎盛时期,平沙糖厂用工人数达到1600多人,除榨糖外,还兼营发电、乙醇、香料、酵母、造纸等衍生产业。在今天的平沙镇,平沙糖厂给工人建造的宿舍仍占据主城区东北方的大片区域,当地大量的地名仍与糖厂有关,比如糖厂新村一巷、二巷等。
不止平沙糖厂,珠海其他四家糖厂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因为高效益、高福利而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当地很多人都以把女儿嫁给糖厂职工为荣,连很多公务员也都为了进糖厂工作而挤破了头。“如果关系不够硬,没有厂长一级的人打招呼,外边的人根本进不了”,黄启光说,自己1980年高中毕业进厂工作,还是因为父亲是糖厂老职工,当时有政策,职工子弟可以进厂,不然也要吃闭门羹。
1990年代
珠海西区遍布蔗林
经过多地探访,电影《甜蜜的事业》在这里拍摄
蔗糖厂的繁荣也带动了农户种植甘蔗的积极性,蔗田犹如海浪一般迅速席卷了珠海的农村、田园,至上世纪80年代,整个珠海西部地区(斗门、金湾、高栏港)都是一望无际的蔗林。据介绍,至上世纪90年代,最高峰时珠海甘蔗面积达30余万亩,其中仅平沙镇就有13万余亩,甘蔗年产量140多万吨。
黄启光等当地多名老工人回忆,当时珠海的农村除了种植少量的水稻,维持日常口粮,余下的土地全都拿来种植甘蔗,从珠海市区到西区,只要过了珠海大桥,沿途所见,都是蔗林,绵绵不绝,犹如置身青纱帐,当海风吹拂,蔗林摇曳,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