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
最后一家糖厂终止在“33岁”
建于1981年的乾务糖厂实际上早在2002年破产后就不存在了,只是被湛江一家公司收购后,摇身变成了珠海恒信糖业有限公司(下称“恒信公司”),不过由于厂址没变、巴士站名没改,乾务糖厂也就一直叫到现在。
空无一人的厂区
去年5月,时任斗门蔗糖办主任的黄德贤对南都记者说,他估计再过一两年,珠海最后一家糖厂也要关门了,恒信公司的副总经理林燕也有这个心理预期,但他还是告诉蔗农,糖厂会坚持到2017年。但今年2月14日,糖厂贴出《收榨通知》,宣告从3月5日中午12点起正式收榨,这也意味着,从这一天起,珠海最后一家糖厂从历史舞台上退出。
一个月前,糖厂里还是机器声隆隆,码头上停靠有船舶,货车也不断从厂门进进出出,一批批甘蔗被运进来,过磅、传送、提汁、清净、蒸发、煮糖,工序一个不落。
3月13日,南都记者走进厂区,发现里面空无一人,高大昏暗的厂房里堆放着笨重黝黑的机械,若不是有保安老林陪着,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恐怖的联想。早几年的确有剧组曾想在厂区拍电影,不清楚究竟是恐怖片还是枪战片,反正趾高气扬的导演不仅不提场地费的茬儿,还对厂方提出了诸多要求,副总经理林燕一生气,不让对方拍了。
年轻小伙变白发大叔
乾务糖厂建于1981年。建厂前对外招工,吸引无数大好青年报名,21岁的老林凭借本地人、初中文化、人比较精明等优势顺利进厂,他当时究竟战胜了多少竞争者他不清楚,只知道竞争“很激烈”。要知道,乾务糖厂可是国企,职工捧的可是铁饭碗,工资比公务员要高一截不说,200多人的工厂,厂长可是正科级干部,对应到地方就相当于一个镇长了。
老林不愿回忆糖厂的辉煌时期,比较愿意谈的是他在糖厂里足足干了33年,像一颗被拧死的螺丝钉。33年,他从年轻小伙变成了白发大叔,即便2002年糖厂破产下岗了一大批人,他还是被留了下来,工作内容从之前干了21年的“绑甘蔗”变成了“看大门”。糖厂收榨停产了,接下来他何去何从,老林又不愿意谈了。
过地磅“油水”特别多
对比老林,在井岸镇一家工厂当保安的老邝很愿意谈以前的辉煌,特别是糖厂最风光的那些年。不像老林21岁进厂前已经结婚了,二十出头的老邝1979年进入五山糖厂时还没有女朋友,而从他捧上“铁饭碗”之后就变身成了一个“香饽饽”,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他的父母都觉得倍儿有面子。
老邝刚进厂时的工资不到30元,但对比地方公务员还是要高出5元左右,最主要的是,他的“油水”特别多。
“过地磅知道吗?说多说少那可不一样。”老邝说,他和另外七八名职工就是负责过地磅的,糖厂里只有一个地磅,先过谁、后过谁中间就有“油水”可捞,比如很多蔗农雇船运甘蔗过来,在河道码头里挤了一堆,“懂事的”会送几包好烟或塞一个红包的,就会先过磅,先回家,“不懂事”的就被一直晾在那里,哪怕早上第一个来,没“表示”照样可能在下午下班时才给过。另外,过磅的过程也可以捞“油水”,一大推车的甘蔗摞在地磅上,可以根据实际重量随口多说或少说几个数字,差别可就不一样了,比如说过磅的职工说,甘蔗的根、叶子、绑带太重,每100斤扣5斤,那么就跟说每100斤扣半斤差别大了去了,要知道,每个蔗农每次运来的甘蔗都是十吨以上的,中间的账自然谁都懂算。
即便有“油水”,老邝也没大富大贵,因为一年的榨期只有11月下旬到次年3月前,时间太短,加上那时的人“心不黑”,职工们谁也没想过捞太多,如果有人塞个10块钱的红包,他们看到后,还要趁别人没注意给人家塞回5块钱。另外,每年除了榨期,其它时间几乎都是半休假状态,请假出门十分容易,老邝跟朋友也花掉不少,至于家里也添置了不少东西,远远超过他的收入,所以,有差不多六七年,老邝都不敢领人到他家做客。
老邝所在的五山糖厂在1999年就政策性破产,老邝这些年当保安,深感“赚钱不容易”。
建糖厂博物馆留念想?
斗门区有关人士介绍说,目前收榨的乾务糖厂正在办理移交手续,将乾务糖厂的资产交还给区政府,至于下一步糖厂的土地有何用途,还要区里进一步商讨,不过听闻外界有人建议将糖厂留一部分区域,用来建设糖厂博物馆,未来让大家有个念想,这个或许也会作为考虑之一。而早在几年前,就有开发商想买下这块300多亩的地皮开发楼盘,但当时时机不成熟,接下来如何还要看情况。
“别说蔗农、制糖业没有了,再过10年你来看,斗门南部可能连农业都没有了。”斗门区政府部门一位负责人说,斗门北部被划为水源保护区,农业肯定会一直保持下去,只是会走观光农业、新型农业、高科技农业的道路,至于南部则要走工业、服务业的路子,加上城市化只能往南拓展,各村的自留地将不再搞种植,比如井岸镇新堂村现在只有100多亩农田,其它的全都建起了楼房、商铺,过不了几年这100多亩地也可能要建起第三产业的项目了。
新堂村原村书记林智仔年过七旬,去年刚刚卸任,他对南都记者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早已证明土地里种什么的收益都不如“种房子”,因此,随着斗门南部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彻底消失也不是不可能。
人物特写
无用的“一身武艺”
48岁的蔗农赵有明不知何去何从
种了差不多20年甘蔗,来自四川的赵有明和妻子董世林今年决定必须要转型了,而此时他们才发现,在特区打拼24年后,练就的“一身武艺”今后恐怕没了用武之地。
赵有明已到了尴尬的48岁———上面有两个老的,下面还有四个小的,最主要的是,除了在甘蔗地里刨食,他们别无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