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讲,改革攻坚,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和市委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坚决破除阻碍高水平崛起的瓶颈,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让东莞重新焕发出再领风骚的蓬勃生机。项目攻坚,就是要用好重大平台载体,破解立项审批、征地拆迁等难题,在项目招商、项目落地上求突破,让重大项目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效应尽快显现。效能攻坚,就是要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整治“四风”,最大限度促进审批提速、行政提效、服务提质,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干部作风在一天天好转。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8%,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5%;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5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58.7%;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45%和35%,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1.94%,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15%和25%,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2%、5%和1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控制在3%以内和3.5%左右。
围绕以上目标要求,要突出落实好今年市委1号文和市政府1号文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发展,脚踏实地促进转型升级。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向改革要动力要红利,增创高水平崛起新优势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改革再起跑已成为十三亿人民的强烈共识,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已经尝到改革开放甜头的东莞,只有再立潮头,在中央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增强主动改革、自我革命的勇气,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激发更加蓬勃的内生动力和改革红利,才能继续在全国城市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再创“新东莞奇迹”。
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为目标,深化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区别对待不同发展水平与市场发育程度的镇街,因地制宜发挥政府统筹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全面实施加工贸易增效计划,建立开放型经济“四大体系”,创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提升莞港台合作新内涵。放开社会投资限制,探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搭建民营资本与创新团队、创业项目融合平台,强化市场对科技项目及技术研发的路线选择。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对国有企业和国有不动产进行清产核资,引导国有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充分竞争行业,以资本运作方式,更多地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平台建设。
以打造商事登记“东莞模式”为突破,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平台建设,在“宽进”基础上,创新机制倒逼部门加强后置“严管”,为全国市场监管创造新的经验。在其他审批领域试行“宽进严管”。进一步清理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力争成为行政审批最少的城市之一。在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领域探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试点在规划、环保、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探索实施按区域设置相关监管部门工作机构。进一步完善市镇财税分成机制,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前提下,理顺市镇事权和支出责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政务服务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镇街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重大政府行为法律审查。继续争取申请成为“较大的市”。
以城乡土地生态利用制度综合改革为抓手,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开发保护的科学机制。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积极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创新闲置土地分类处置、地下空间权使用管理等制度。向省争取土地事权审批改革试点。放宽农用地结构调整,有偿易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效发展都市农业和都市渔业。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环保市场、绿色金融等生态经济激励机制。强化环保责任考核,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加强主体功能区分区生态管理,在市属园区率先探索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之路。
以深化户籍制度、公交体制、医药卫生等改革为重点,让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加快入户制度改革,凡符合条件的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本市职校技校毕业生等10类人才均可直接入户。推进公交体制改革,在市区、跨镇公交和水乡5镇开展试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提高报业集团、广电传媒集团等经营性文化资产的运作水平。深化物业、停车等民生价格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有效监管前提下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凡能够购买的,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健全“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进一步增强社会活力。
二、大力扶持实体经济,打造东莞制造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