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七岁之差的背后
时间:2014-01-21 09:55  浏览次数:

七岁之差的背后

 

截至2014年初,合肥研究院共有2300人,加入这支人才队伍的博士已由2002年的6%上升至40%,本科以下由12年前的70%下降到30%,在站博士后由当时的5人增至80人。研究院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从12年前的45岁下降至38岁,人才队伍不断年轻化。

 

■本报记者 杨琪

 

“现在,合肥研究院拥有2300多人,35岁左右的年轻人已占据70%的体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研究院)人事教育处处长邹士平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为了支持年轻人发展,合肥研究院采取了多项措施,如院长基金、建设科学家园、海归联谊会等。

 

邹士平说:“与12年前合肥研究院整合时相比,人才队伍‘积贫积弱’的状况已大有改观。”

 

“凹凸”数据赶走积贫积弱

 

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的合肥,在地理、经济与政策环境上并不占据太多优势。

 

“因此,合肥研究院整合后,我们要做的工作重点就是改观人才队伍积贫积弱的状况。”邹士平说。

 

邹士平给出了一连串的数据:截至2014年初,合肥研究院共有2300人,加入这支人才队伍的博士已由2002年的6%上升至40%,本科以下由12年前的70%下降到30%,在站博士后由当时的5人增至80人。

 

还有一个巨大的变化:研究院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从12年前的45岁下降至38岁,人才队伍不断年轻化。

 

国际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丘成桐曾表示,其他大学时常将橄榄枝抛向哈佛教授,但这些教授却纷纷选择留下。

 

其中原因并非薪酬丰厚与否,而在于这些教授可以与最好的学生和年轻学者一起工作。

 

这样的氛围是每个院所期盼的,合肥研究院也不例外。为了这7岁之差,合肥研究院努力了12年。

 

合肥研究院的做法说起来简单:引进人才坚持以学科发展需要为原则,不“因人设庙”;针对不同时期人才队伍特征,在三个阶段分别提出提升学历、巩固中坚、重视海归的人才引进策略。

 

“从实践效果来看,这些措施切合实际,卓有成效。”邹士平说。

 

目前,合肥研究院已拥有两院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1人,首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8人,正高级专家总数也达到235人。

 

让“小年轻”登上大舞台

 

陈池来的实验室在合肥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智能所)5层,面积并不大,操作台在房间内“写”出一个回字形,几代新型现场分析检测仪——高场不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设备整齐地摆放着。

 

“现在这种仪器核心器件的体积已经可以做到非常小。”陈池来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轻轻捏起一枚邮票大小的芯片。

 

可别小看这块芯片,它是新型现场分析检测仪的心脏,比灵敏的狗鼻子还要有威力:在反恐、禁毒、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以及军事领域等现场能快速探测,具有广泛应用,检测极限为ppb量级,检测时间却不到1分钟。

 

2006年,陈池来带领团队开始研发高场不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两三年之后,较早一代的仪器研发出来了,但是科研人员希望设备的体积更小、更便携也更精确。

 

2009年,陈池来获得合肥研究院院长基金的支持。很快,新一代设备研发成功,并推出整机。

 

这样的例子在合肥研究院并不少见。

 

最近几年,合肥研究院每年都吸纳200多人,去年甚至引进了300多人,几乎是一个研究所的体量。

 

“人才更加年轻化。目前,研究院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据半壁江山,有的研究所如中科院核能安全所甚至90%都是年轻人。”邹士平说。合肥研究院要做的就是给小年轻们更大的舞台。

 

合肥研究院院长基金在鼓励年轻科研人才培养、成果产出、争取任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提高研究院科研绩效、增强研究院科技创新能力和项目竞争力”的定位目标。

 

“该基金鼓励年轻人练练兵,让他们更加自由地进行探索。”邹士平说。如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王安、副研究员阚瑞峰,强磁场中心副研究员谭运飞、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长松和智能所研究员汪增福等都获得了合肥研究院院长基金的支持。

 

迈上科研路的新兵们一旦找准“起跳点”,即可尝试着申请国家的各项基金和项目。如2009年获得合肥研究院院长基金的9个项目,共争取到外部项目18项,总经费5918万元,为院长基金投入经费的18倍。

 

队伍建成担子不轻

 

邹士平表示,建设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要做的不只是科研这一面。

 

比如,为人才提供安居乐业的条件。合肥研究院建设了科学家园,新引进的博士(含在站博士后)及副高级以上职工都可按优惠标准购买。

 

另外,合肥研究院还增设了两个博士后站点。鼓励从出站博士后中遴选优秀人员补充科研队伍。在站博士后队伍逐年扩大,目前已达近80人。

 

“2009年至今,我们还重视海归引进。”邹士平说。

 

合肥研究院采取的措施有:以智力合作的方式,聘用国际相关机构知名学者担任合肥研究院的“特聘研究员”,为学科发展培养人才,尤其是为优秀海外青年举荐建立通道。

 

另外,合肥研究院建立“科学岛海外归国学人联谊会”,为归国青年学人搭建沟通联系的平台。该平台已经发挥很好的作用,在核磁生物等学科方向,先后引进了10位哈佛留学生,呈现海归学人集聚的现象。

 

2009年以来,合肥研究院海外留学生引进数量持续攀升,平均每年达15人,高峰期达30人。其中1/3被“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安徽省“百人计划”等高端人才项目吸收。仅核磁生物团队,从哈佛引进的留学生就达9人。海外留学生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合肥研究院的科研实力。

 

在首次启动的“万人计划”中,合肥研究院3人入选,在中科院领先,取得开门红;首次启动的“创新交叉团队”、国内“百人计划”等项目,合肥研究院均有入选者。




上一篇:中共南宁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下一篇:长白山管委会:加快建设有特色城镇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