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环保法》修订应凸显政策法特征
时间:2014-01-22 10:08  浏览次数:

◆胡静

编者按

作为环境保护领域内的基础法律,《环境保护法》的每一次修改都备受瞩目。

2012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了《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

2013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第二次审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

2013年10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第三次审议《环境保护法(修订案)》。

历经三次修改,《环境保护法(修订案)》的四审将于今年进行,并且不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次,会有哪些变化,会不会是一次全面修订?

为了让《环境保护法》更加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专家学者们积极建言献策。中国环境报特约请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胡静谈一谈《环境保护法》修订的基本思路。

环境法立法模式有制度法和政策法之分。制度法规定企业环境法律制度,政策法则主要规定政府责任和政府如何实施环境管理等。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和各单行法都属于制度法,在企业法律制度的内容上高度雷同。目前,《环境保护法(修订案)》除了对企业环境法律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外,还在区域和流域联防、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以及考核评价制度、区域限批、环境公益诉讼方面有所突破,但仍然没有跳脱制度法的模式。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即便不完全转化为政策法,也应该兼具制度法和政策法的双重特征。

为凸显政策法特征,笔者认为,《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应增加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 将“环境权”写入立法目的

第二 将地方政府纳入规制对象

第三 在环境管理体制上落实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

■ “环境权”应写入立法目的

环境法的目的是一个错落有致的体系,由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构成。

各国立法关于环境法直接目的表述尽管存在差异,但在实质内容上保持一致,那就是保护环境。

在最终目的方面,各国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各国均将保障人体健康作为最终目的。有的国家将其作为唯一的最终目的,是为环境法目的的一元论,如日本和匈牙利等国即为如此;有的国家除了保障人体健康外,还要求环境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为环境法目的二元论。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因此,我国在环境法的最终目的上采用二元论。

将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联系起来,各国环境法的目的核心和共通之处就是:通过保护环境来保障人体健康。

环境权,是指公民在良好、无害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可见,环境法的目的和环境权的概念相当契合,环境是否良好自然是以能否保障人体健康为指标,将环境法的目的在措辞上转化为权利表述即为:保障公民在良好、无害的环境下生活的权利。

目前,世界上约有60多个国家将环境权写入宪法,其意义更多是宣示性的,绝大多数并未产生可操作的具体制度。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环境权自身的价值可以被忽略?答案是否定的。正如著名的日本环境法学者原田尚彦所言:“应该强调环境权的理想,所有的公害对策都必须把环境权理念的实现作为最终目标,环境行政、公害行政上的方针政策都必须集中于为了国民环境权的实现。”可见,环境权虽然在制度层面意义不大,但在目的、理念层面的意义不容忽视。

将公民环境权写入《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可以在理论上确定环境权在环境法中的纲领性地位。并且,其意义还远不止于此。

环境保护是我们所处时代重要的主题,整个社会需要对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全面变革和转型。而全面变革和转型的时代需要凝练、朗朗上口、便于传播、指导人们行为的“符号”,法律上最好的“符号”就是“权利”,人权、私权、财产权(物权)对于提升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维权意识曾经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几年前,面对非法强拆,不少人为保护自己的房屋和土地,手持《宪法》和《物权法》进行维权,这与“私有财产权”入宪和和“物权”入法有直接关系。“环境权”作为第三代人权的代表也具备充任权利“符号”的条件。

在面临严重环境问题的当代中国,将内容契合环境法立法目的的“环境权” 写入《环境保护法》,进行政策性宣示,可以指导开发利用环境的行为,让污染受害者将“环境权”作为“护身符”对抗环境污染,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 地方政府需纳入规制对象

最近几年,我国环境形势严峻这与我国相对完善的企业环境法制度形成强烈反差,无疑主要问题不在立法而在执法环节。

现在,一般将环境执法不力主要归咎于地方政府,从而兴起了对地方政府进行环境问责的强大声势。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相当多的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没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甚至包庇、袒护违法企业。这样的地方政府固然应该受到谴责,但这种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行为模式背后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笔者以为,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的三个偏好造就了这种行为模式。

第一,地方政府倾向保护地方利益,忽视国家利益。

地方政府,一方面对本级人大负责,主要体现作为地方利益代表的角色;另一方面,因为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地方政府需要对上级政府负责,彰显其作为中央利益或国家利益在所在地的代表角色。

这两个角色都有其正当性。但是,当地方利益和国家利益冲突发生时,地方政府角色的双重性将其推入两难境地。保全地方利益、牺牲国家利益,还是做出相反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倾向强调地方利益,忽视国家利益,重视局部利益,轻视整体利益,这种倾向表现出来就是地方保护主义。

第二,地方政府倾向追求地方经济利益,忽视地方环境利益。

在地方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发生冲突时,地方政府通常采取经济利益优先的立场。从事生产的排污者向地方政府上缴税收,地方财政直接从中获益,但本地产生的污染物可能迁移到周边地区,收益由本地享有,环境成本却和其他地方分担。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就会产生投机行为,表现出对本地企业环境违法行为采取一种放任纵容的态度。

第三,地方政府追求地方经济利益的冲动超出政府角色,有公司化或者企业化的倾向。




上一篇:深耕养猪专心卖肉双汇以“谋”求“变”   下一篇:嘉峪关:"数字看两会”民生保障成亮点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