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的士行业服务质量差,显然也不是什么新问题,更像的是士司机被盘剥过多而收入太低所致,属于服务意识单薄和职业尊严缺失引发的不良结果,而且这种现象不独存在于出租车领域。涉及行业秩序,按市场竞争的常识看,如果出租行业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秩序,仅凭一个小小的打车软件就可以颠覆,那么这一秩序甚至其依托的制度继续存在的必要就十分可疑,没准是到了不得不通过“颠覆”得以重生而焕发活力的时刻了。众所周知,在信息世界特别是互联网时代,颠覆和改革创新本质上是同义词。
可见,与其说“打车软件大战”引发了诸多“后遗症”,毋宁说是新的生产力的介入暴露了出租车行业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仅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且还搅得沉渣泛起,为该行业提供了一个改良的契机。如果有一点市场和行业的常识,透过所谓的乱象,我们可以看到,这看似激烈,有着烽烟四起表象的价格战,其实只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出租车行业融合过程的一个必然阶段。据专业人士估计,在当下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客户端软件,争取一个用户的成本大约需要200元人民币,而两家打车软件,所做的是企图以10元、20元的优惠赢得一个长期用户的精明买卖。另外一家定位于高端租车业的境外产品,近日在广州做推广,更干脆注册一个账号送100元,介绍一人注册再赠100元……懂得了这一点,这样的竞争究竟是在烧钱还是省钱,也就不言自明了。顺带还可以明白,最近Facebook何以用190亿元美金巨资,收购有4.5亿用户的WhatsApp,每人约合280元人民币,却被认为赚到了。
着眼打车软件本身,这一款出租车互联网应用产品,有着显著的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的特征,其根本属性就是要颠覆繁难低效的传统电召规则,减少出租车交易中的中间环节,提高出租营运效率,节约时间、经营成本和社会成本,结果不仅有利于司机、乘客,甚至对环保有贡献,软件开放和经营者从中也能得利,理论上显而易见是一个全面多赢的局面。如果硬要鸡蛋里挑骨头,或许打车软件将原来在的士司机和乘客之间的中间环节的食利者逐出了局,动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可能是其遭到嫉恨和抨击的缘由。在那些不靠谱的批评声中,特别是高调要求行政干预的呼声,为中间环节食利者代言的痕迹明显,而且有着看不惯消费者因技术进步而得到一点实惠的阴暗心理。
打车软件价格大战所引起的争议,究其竟而言,是技术进步,市场竞争、产品乃至社会创新都会经历的遭遇,是必须面临的压力和必须克服的障碍,是在能赢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的宿命。当然,不可否认,由于市场、产品自身固有的缺陷和不成熟,以及企业逐利的本性,打车软件这样的新生事物,在成长和完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弊端,的确应该立足公众利益和市场秩序,加以规范和监管。必须强调的是,创新需要鼓励和包容,行政应该以尊重市场和创新规律为前提,要谨防规范和监管,异化为针对创新的阻碍和窒息而得不偿失。
官微有话说
华北最忌的雾霾天,成为网上议论最多的事,许多人感到无尽的痛苦,在这个时候依然一如既往送鸡汤的某些老师,也遭遇了无情的抨击。老百姓不需要鸡汤,老百姓需要的是风,哪怕是过去惹人讨厌的沙尘暴,也成为驱逐雾霾的救星了。料想等这期时代周报上摊之后,宫崎骏的新片名或许会成为网络上的红词吧,那就是《起风了》
说起来春晚也过去很久了,但本期时代周报以一篇和春晚有关的报道,特别的引人注目,那就是对春晚红歌歌手王芳的专访。2013年,东北姑娘王芳因与电影《英雄儿女》中的女主角同名且长相相似最终被冯小刚选中,并在春晚以志愿军造型出场,演唱红歌。事后关于王芳引发了很大的争议。许多人指责春晚的“红歌”秀,连带也抨击了作为歌手的王芳。而另一批人则强烈地为红歌本身和王芳辩护,也形成了一个王芳粉丝团。至于王芳本人,也多次在微博上发表观点,猛烈抨击对她的指责是多么不合理,简单来说就是爱国无罪。
在这种情况下,本报对王芳的独家专访就显得非常可贵,有趣的是,【领唱者王芳:“我一提到爱国就容易激动”】一文在网上立场截然相反的两派处都得到了高度的认可,甚至王芳本人也对此进行感谢。其实我们也很感谢王芳能够接受媒体采访,而且无论多么有争议的事情,能够率直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用于面对敏感的问题,才能让很多东西清晰起来。在这点上,我们并没有持有捧人或者贬人的立场,而是尽量还原受采访者这个人。
主页君认为,这篇文章是有历史价值的,因为红歌这个特俗的现象,不管王芳以后会不会大红大紫,当未来还有人想研究这个问题而涉及到王芳的时候,时代周报的这篇文章就会有重要的价值。建议没有读过的读者可以到我们的网站上来读一下,也可以到我们的官微上去关注一下讨论。
王芳的文章让大家似乎都很高兴,也有一篇文章挑了马蜂窝。那就是本报记者刘巍写的【闽南金三角 谁的同城化】一文。这篇文章最大的意义还是将一场地域之争,摊到了纸面上,点燃了许多倍长久淤积的情绪。在中国各项排名中都不显眼的福建省,厦门、泉州和漳州三座城市,会面临一场抉择,那么就是要不要同城化,如何同城化?这三座城市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历史传统和特色,三城同城化,看起来是一个美好的畅想,老百姓也应该能得到便利,但现实是,到底谁来主导同城化呢?斗争和争议折射出中国许多地方统一经济区域的困局。
本文刊载以后,引发了厦门和泉州、漳州诸多网友的对骂,双方火气很盛。
而微博@厦门房地产联合网 发布了一个微博【#闽南金三角# @时代周报 :谁的同城化 厦漳泉谁来主导 】[围观] “闽南金三角”应该谁当大哥?[思考] 2004年厦大教授建议厦漳合并,那该取名叫啥呢?在土地焦虑和腹地需求的推动下,厦门成为厦漳泉同城化最积极的推动者。看样子,这金三角最可能由厦门主导了,漳泉小弟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