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3月4日消息:从当年的苏丹红、三聚氰胺,到近些年的瘦肉精、工业明胶、塑化剂,直至今年的反式脂肪酸、转基因,如今的中国普通消费者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似乎已成“惊弓之鸟”。尤其是随着、微信的风行,鱼龙混杂的所谓“食品安全信息”能够迅速发酵。那么,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消费者还可以做点什么呢?
传递科学信息最重要
“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必须零容忍。”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的不止一位专家的观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传播手段日益丰富,人们对关乎食品安全的消息关注度很高,许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食品安全专家直言:“实际上,百分之百的食品安全是做不到的,这是任何国家食品风险都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要做的是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并预测未来的风险。”
去年北京举行的主题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和标准建设”的2013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认为,当前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存在着专家与普通消费者的认知反差,其根源就是消费者与科学家之间存在的“信息真空”。百姓对食品安全问题不满意,对国产食品的安全性没信心,缺少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需要向消费者传递科学、准确的信息,以免形成误解。若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非该领域的专家应该慎言。
发达国也有食安问题
现在,有许多消费者盲目地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只有中国有,国外的食品安全标准都比中国严。其实不尽然。
以2012年引起轰动的有毒食品警告网站“掷出窗外”为例,它的名称就来源于上世纪初的美国。1906年,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发现当时美国的食品生产行业处于“丛林状态”,便据其在芝加哥一家肉食加工厂的生活体验,写成纪实小说《丛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吃早餐时读到了该书,之后“大叫一声,跳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罗斯福随后与辛克莱见面,由此推动通过了《纯净食品与药品法》,并创建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前身。
远的不说,2013年1月至2月间,瑞典、英国和法国部分牛肉制品中发现了马肉,德国也宣布发现疑似此类“挂牛头卖马肉”情况。爱尔兰、荷兰、罗马尼亚等多个欧洲国家卷入丑闻中,引发消费者反感。这说明发达国家也并非食品安全“零风险”的“净土”。
“许多人认为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管理较松,国外较严,真实情况恰恰相反。”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秘书长吉鹤立说,我国规定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大概2000多种,而美国允许使用的添加剂超过4000种,全世界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与营养强化剂种类可能在1万种以上。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主管部门对企业负责人的教育和管理非常重要,而消费者接受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同样重要。对于那些唯恐天下不乱、散布耸人听闻消息的人必须加以严处。”